海金沙作为中药材,其功效与应用有何奥秘?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中药材海金沙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的干燥成熟孢子,系传统常用利水通淋药,因其孢子颗粒在阳光下呈现金黄色,形似金沙而得名,该药首载于《嘉祐本草》,历代医籍多有记载,性味甘、咸,寒,归膀胱、小肠经,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止痛之效,临床主要用于热淋、砂淋、石淋等泌尿系统疾病及湿热黄疸等症,以下从来源、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使用注意及资源保护等方面作详细阐述。

中药材海金沙

来源与性状

海金沙为一年生攀援草质藤本,植株高1-4m,叶二型:不育叶尖三角形,二回羽状,小羽片掌状分裂;能育叶卵状三角形,小羽片边缘生流苏状孢子囊穗,成熟时孢子囊脱落,收集晒干即得,药材性状呈粉末状,黄棕色或棕黄色,体轻,手捻有滑润感,置手中易由指缝滑落,气微,味淡,取少量撒于水中,漂浮水面,加热后逐渐下沉;燃烧时发生轻微爆鸣声且有闪光,此为海金沙的鉴别特征之一。

化学成分

海金沙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黄酮类、酚酸类、挥发油及甾体化合物等,黄酮类成分如山奈酚、槲皮素及其苷类被认为是其抗炎、利尿的主要活性物质;酚酸类如咖啡酸、阿魏酸具有抗氧化作用;挥发油中含月桂烯、β-蒎烯等成分,可能与其抑菌活性相关;尚含棕榈酸、油酸等脂肪酸及微量生物碱,现代研究表明,不同采收期、不同产地的海金沙,其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直接影响药效。

药理作用

海金沙的药理作用广泛,与其传统功效高度契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中药材海金沙

  1. 利尿作用:海金沙提取物能显著增加实验动物尿量,促进钠、钾、氯等电解质排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有关,对热淋引起的小便短赤、涩痛有显著改善作用。
  2. 抗炎与镇痛:黄酮类成分可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化学刺激或热刺激引起的疼痛有镇痛效果,适用于淋证伴随的小腹坠痛。
  3. 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泌尿系统常见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显著,可用于尿路感染的治疗。
  4. 抗结石作用:能降低实验性尿路结石模型大鼠的尿草酸含量,抑制晶体聚集,促进结石排出,对砂淋、石淋(尤其是尿路结石)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5. 保肝利胆:所含酚酸类成分可减轻化学性肝损伤,降低ALT、AST活性;并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流量,对湿热黄疸有一定疗效。

为更直观展示其药理作用,现将主要作用及机制归纳如下表: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与活性成分 相关应用方向
利尿 增加尿量,促进电解质排泄;黄酮类、酚酸类 热淋、小便短赤涩痛
抗炎镇痛 抑制炎症因子释放;黄酮类(山奈酚、槲皮素) 淋证伴随小腹坠痛
抑菌 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挥发油成分 尿路感染
抗结石 降低尿草酸,抑制晶体聚集;黄酮类 砂淋、石淋(尿路结石)
保肝利胆 减轻肝损伤,促进胆汁分泌;酚酸类(咖啡酸等) 湿热黄疸

临床应用

海金沙在临床上以治疗泌尿系统疾病为主,常配伍其他药物增强疗效,具体应用如下:

  1. 热淋、砂淋、石淋:为海金沙的核心适应症,症见小便频急、灼热刺痛、尿中带砂石或尿色黄赤,常与金钱草、海浮石、鸡内金等同用,如经验方“三金排石汤”(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车前子、滑石),以增强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之效,现代临床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等,总有效率可达80%以上。
  2. 湿热黄疸:症见目黄、身黄、小便黄赤,伴有脘腹胀闷、食欲不振,常与茵陈、栀子、大黄配伍,如《伤寒论》茵陈蒿汤加减,以清热利湿、退黄。
  3. 泄泻、痢疾:用于湿热泄泻,症见泻下急迫、粪色黄褐、气味臭秽;或湿热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可配伍黄连、木香、白头翁等,以清热燥湿、行气止泻。
  4. 皮肤湿疹、疮疡肿毒:外用可治疗湿热引起的湿疹、阴痒等,取海金沙粉末与青黛、冰片研细末,麻油调敷患处,以清热燥湿、止痒敛疮。

使用注意与鉴别

  1. 使用注意:海金沙性寒,故脾胃虚寒者(症见腹痛、喜温、便溏)慎用;孕妇应避免使用,因其利尿作用可能增加子宫平滑肌兴奋性;用量一般为6-12g,包煎(因孢子细小,易浮于水面,需用纱布包煎,避免药液浑浊或刺激咽喉)。
  2. 真伪鉴别:市场上常见以同科植物小叶海金沙或人工染色矿物粉末冒充海金沙,需注意鉴别,真品海金沙为黄棕色粉末,手捻滑润,水中漂浮,加热后下沉,燃烧有爆鸣;伪品染色矿物粉末颜色均匀,无滑润感,水中下沉,燃烧无爆鸣;小叶海金沙孢子囊穗较小,孢子颜色较浅,味微苦,可通过显微观察孢子形态(真品孢子类球形,表面有疣状突起)进一步鉴别。

资源保护

海金沙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生于林缘、灌丛或山坡草丛中,近年来,因过度采挖及生态环境破坏,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已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主产区已开展人工栽培技术研究,通过种子繁殖或分株繁殖,可实现规模化种植,应规范采收(仅采集成熟孢子,避免破坏植株),建立资源保护区,以实现可持续利用。

中药材海金沙

相关问答FAQs

Q1:海金沙为什么需要包煎?
A1:海金沙为植物干燥孢子,颗粒极细小,质地轻盈,若直接入煎剂,易浮于水面,导致药物成分溶出不充分,影响疗效;煎煮时细小粉末易使药液浑浊,服用时可能刺激咽喉引起呛咳,需用纱布袋包好后再入锅煎煮,既利于有效成分溶出,又便于药液滤过,避免服用不适。

Q2:海金沙与车前子均为利水通淋药,二者功效有何区别?
A2:海金沙与车前子均能清热利湿通淋,但功效侧重点不同:海金沙性寒,味甘咸,长于通淋止痛、排石,尤适用于砂淋、石淋(尿路结石)及小便涩痛明显者,兼能退黄;车前子性寒,味甘,除利水通淋外,还能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适用于热淋、水肿、泄泻、目赤肿痛、咳嗽痰多等症,简言之,海金沙以“通淋排石”见长,车前子则“利水兼能止泻、明目、化痰”,临床需根据病症特点配伍使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玛卡药材的功效有哪些?具体作用与适用人群是什么?
« 上一篇 今天
猫姜中药材,它到底是什么,有何独特功效与用途?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