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根图片大全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根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识别是临床应用与资源开发的基础,由于中草药根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掌握图片识别方法对于爱好者、从业者及研究者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常见中草药根的形态特征、图片识别要点、资源获取途径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并附相关问答,帮助读者系统了解中草药根的图片资源。

中草药根图片大全

中草药根的形态特征与图片识别要点

中草药根的识别需结合形状、颜色、质地、表面纹理、断面特征及气味等多维度信息,以下为常见中草药根的核心识别特征,对应图片时需重点关注这些细节:

形状与大小

根的形状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常见的有圆柱形(如甘草、黄芪)、圆锥形(如白芷、桔梗)、纺锤形(如地黄、麦冬)、块根(如何首乌、天冬)、根茎类(如黄连、生姜)等,人参的主根呈圆柱形,顶端具“芦头”(根茎痕),下部分支称“参腿”;而板蓝根的根呈圆柱形,稍弯曲,表面灰黄色,纵皱纹明显,图片中需注意其“螺旋状扭曲”的典型特征。

表面颜色与纹理

颜色常因产地、加工方式差异而变化,但总体有规律可循,当归根表面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向皮孔;黄芪根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褐色,具“菊花心”(放射状纹理)及横向皮孔,图片识别时需注意观察表面是否有环纹、芽痕、须根痕等细节,如北沙参根表面粗糙,具密而深的横纹,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形成层环明显。

断面特征

断面是区分根类药材的关键,包括颜色、质地、纹理及分泌物等,甘草断面纤维性强,显“粉性”,黄白色至淡黄色,形成层环明显;黄连断面金黄色,味极苦,图片中可见其“过桥”(根茎节间)特征;丹参断面暗红色或棕红色,导管束呈黄白色放射状排列,俗称“菊花心”。

中草药根图片大全

气味与味道

部分中草药根具有特殊气味,可通过图片结合文字描述辅助识别,当归有浓郁香气,味甘、辛、苦;人参味甘、微苦,有特异香气;木香有强烈香气,味苦、辛,图片虽无法直接体现气味,但可通过专业资源中的文字说明辅助判断。

常见中草药根图片识别示例(部分)

以下列举10种常见中草药根的形态特征及图片识别关键点,帮助读者建立直观认知:

药材名称 来源 形态特征(图片识别要点)
人参 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主根圆柱形,顶端具芦头,下部分支(参腿),表面浅黄白色,断面显菊花心,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
黄芪 豆科黄芪属植物 根圆柱形,表面灰黄色,具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断面纤维性,显“金井玉栏”(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
甘草 豆科甘草属植物 根长圆柱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纵沟纹及横长皮孔,断面纤维性,味甜
当归 伞形科当归属植物 根略呈圆柱形,表面黄棕色,具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断面黄白色,形成层环明显,有浓郁香气
黄连 毛茛科黄连属植物 根茎(根状茎)呈连珠状,表面灰黄色,粗糙,具细密横纹,断面金黄色,味极苦,可见“过桥”
地黄 玄参科地黄属植物 块根呈纺锤形或团块状,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具不规则的纵沟,断面乌黑色,油润,味微甜
丹参 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 根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暗红色,具纵皱纹,断面暗红色,导管束呈放射状排列
白芍 毛茛科芍药属植物 根圆柱形,表面类白色或淡棕红色,具纵皱纹及细根痕,类白色,形成层环明显
麦冬 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 块根呈纺锤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具细纵纹,断面角质样,中柱心细小
柴胡 伞形科柴胡属植物 根呈圆锥形,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具纵皱纹及支根痕,断面平坦,皮部淡棕红色,木部黄白色

中草药根图片资源获取途径

获取权威、清晰的中草药根图片是准确识别的基础,以下途径可供参考:

专业书籍与图谱

权威工具书是图片资源的可靠来源,如《中国药典》(附彩色图谱)、《中药大辞典》《药用植物图鉴》等,这些书籍收录的中草药根图片多为标准性状图,并附详细文字描述,适合系统学习。

中草药根图片大全

专业数据库与网站

  • 中国植物图像库(PPBC):收录大量中草药根的高清生境图、标本图及显微图,支持分类检索;
  •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建立,包含数百种常用中草药根的图片及鉴别信息;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提供“中药保护品种”及“中药材标准”中的图谱资源,权威性高。

移动应用与小程序

  • 形色、花伴侣:支持拍照识别中草药根,但需注意准确性,建议结合专业书籍二次验证;
  • 中医药百科APP:整合中草药根图片、性味归经及临床应用,适合初学者使用。

学术期刊与论文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中草药根鉴别”“图谱研究”等关键词,可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高清图片,适合深入研究。

图片识别注意事项

  1. 避免混淆品种:部分中草药根形态相似,如北沙参与南沙参、白芍与赤芍,需结合断面、气味等细节区分,必要时参考专业显微图谱。
  2. 注意加工影响:部分药材经炮制后形态改变,如熟地黄(生地黄蒸制后表面乌黑、质地柔韧),图片识别时需考虑加工因素。
  3. 警惕伪品:市场上存在以次充好、伪造品种的情况,如以“红参”伪充“高丽参”,需通过图片对比标准特征(如芦头、参体纹理)辨别。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通过图片辨别中草药根的真伪?
A1:辨别真伪需从“形、色、气、味”多维度结合图片特征:①对比标准形状,如人参伪品“土人参”主根呈圆锥形,无芦头和参腿;②观察断面颜色,如黄连伪品“味连”断面应为金黄色,伪品常颜色浅淡;③注意特殊气味,如当归有浓郁香气,伪品(如欧当归)气味较淡;④参考权威资源,如《中国药典》彩图对比,或通过专业数据库显微图片鉴别组织特征。

Q2:哪些中草药根图片资源适合初学者使用?
A2:初学者建议选择“图文结合、易检索”的资源:①《中国药典》2020版一部,附常用中草药根标准彩图,文字描述简洁;②中国植物图像库(PPBC)的“中草药根”分类栏目,图片高清且分类清晰;③“中医药百科”小程序,支持关键词搜索,同时提供性味归经、功效等基础信息,适合入门学习,建议结合实物标本观察,提升识别准确性。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国药材资源现状如何?保护与利用面临哪些挑战?可持续利用之路在何方?
« 上一篇 今天
什么药材越久越有效?时间越长功效越好吗?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