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姜中药材,它到底是什么,有何独特功效与用途?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猫姜,学名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之一,主产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以广东徐闻、海南澄迈等地所产者品质上乘,故又有“良姜”“海良姜”“蛮姜”等别称,部分地区因民间传说或形态特征称之为“猫姜”,其性味辛、热,归脾、胃、肾、肺经,具有温胃散寒、理气止痛、温中止呕之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寒疝腹痛等症,被誉为“温胃要药”。

猫姜中药材

基原植物与形态特征

高良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0.5-1.2米,根茎圆柱形,棕红色至紫红色,具明显的节及环形鳞片,节处有须根,叶片条状披针形,长20-30厘米,宽2-2.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渐狭,叶舌膜质,长约2毫米,被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直立,长6-10厘米,花序轴被绒毛;苞片卵圆形,长约1.5厘米,被短柔毛;花梗极短;花白色,带淡红色条纹;花萼筒状,长约1.5厘米,先端3裂;花冠管长约1厘米,裂片3枚,长圆形,唇瓣卵圆形,具红色条纹,雄蕊1枚,子房下位,密被绒毛,蒴果不开裂,球形,直径约1厘米,熟时红棕色,种子多颗,褐色,花期4-9月,果期7-11月,药用部位为其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残留鳞片,洗净,切段,晒干或阴干。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猫姜性辛、热,归脾、胃、肾、肺经,其气芳香浓烈,味辛辣而燥,善走中焦,能温散脾胃之寒邪,理气止痛,为治疗寒性脘腹痛及胃寒呕吐之要药,具体功效如下:

  1. 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或寒邪犯胃所致的脘腹冷痛,痛势绵绵,得温则减,遇寒加重,或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四肢不温等症,常与香附(良附丸)、干姜、吴茱萸等配伍,以增强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效。
  2. 温中止呕:用于胃寒呕吐,症见呕吐清水、呃逆不止、脘腹痞闷等,可配伍生姜、半夏,或单用煎服;若兼食积停滞,可加山楂、麦芽、神曲等消食导滞。
  3. 暖肾散寒:肾阳不足所致的下元冷痛、寒疝腹痛,可与小茴香、乌药、川楝子等温肾散寒药同用,以增强暖肾止痛之功。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猫姜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二苯基庚烷类、甾体类及微量元素等,其药理作用广泛,现代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1. 挥发油:含量约占1%-2.5%,主要成分为桉油精(1,8-桉叶素)、桂皮醛、蒎烯、莰烯等,具有抗溃疡、促进胃肠蠕动、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抗炎镇痛等作用,是其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主要物质基础。
  2. 黄酮类:包括高良姜素、山柰素、槲皮素等,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菌、抗病毒、保护胃黏膜等作用,可减轻胃黏膜损伤,促进溃疡愈合。
  3. 二苯基庚烷类:如高良姜新二苯基庚烷、乔松素等,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调节免疫等活性,对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有一定治疗潜力。
  4. 其他成分:含少量鞣质、淀粉、树脂及锌、锰、铁等微量元素,其中鞣质具有收敛止泻作用,微量元素参与机体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猫姜具有以下作用:

猫姜中药材

  • 抗溃疡作用:能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液游离酸度和总酸度,保护胃黏膜屏障,促进溃疡愈合,对实验性胃溃疡有显著抑制作用。
  • 促进胃肠动力:双向调节胃肠平滑肌,既能缓解胃肠痉挛,又能增强胃肠蠕动,改善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 抗炎镇痛: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等),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对慢性胃炎、关节炎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 抗菌抗病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也有一定抑制效果。
  • 抗氧化与抗衰老:黄酮类成分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延缓细胞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

临床应用与配伍

猫姜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单用或配伍均可,常见于治疗脾胃寒证、脘腹痛、呕吐等疾病,经典方剂如良附丸(高良姜、香附)、附子理中汤(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均配伍使用,现代制剂如胃苏颗粒、香砂养胃颗粒等也常以其为主要成分之一,以下为猫姜临床常用配伍表:

配伍药物 功效协同作用 主治病症
香附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增强理气解郁之力 肝胃不和之脘腹冷痛、胸胁胀满
干姜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增强温中止呕之效 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脘腹冷痛
吴茱萸 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暖肝止痛,增强散寒止痛之功 胃寒呕吐、寒疝腹痛、肝胃不和之吞酸嘈杂
厚朴 行气除满,燥湿消积,增强行气止痛之效 湿阻气滞之脘腹胀满、腹痛便秘
半夏 降逆止呕,燥湿化痰,增强温中止呕之功 胃寒呕吐、痰饮内停之眩晕心悸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猫姜的用法多样,可入汤剂、丸剂、散剂,亦可外用,内服煎汤,常用量为3-6g,研末吞服1-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患处,使用时需注意:

  1. 辨证使用:猫姜性辛热,适用于寒证、虚寒证,热证(如胃火炽热之口舌生疮、胃脘灼痛)及阴虚火旺者忌用,以免助热伤阴。
  2. 配伍禁忌:传统认为不宜与郁金同用(“十九畏”中“丁香莫与郁金见”),但现代对此有争议,临床需谨慎配伍;孕妇及阴虚有热者慎用,以免动胎或耗伤阴液。
  3. 剂量控制: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引起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需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资源保护与栽培

随着市场需求增加,野生高良姜资源逐渐减少,目前已实现人工栽培,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采用分株繁殖(选取健壮母株,分割带芽根茎),春季种植,生长期注意除草、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忌积水,一般种植2-3年后冬季采收,人工栽培不仅保障了药材供应,也保护了野生资源,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相关问答FAQs

Q1:猫姜和高良姜是同一种药材吗?
A1:是的,猫姜是高良姜的地方别名或俗称,二者为同一种药材,基原植物均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性味、功效、临床应用等完全一致,只是不同地区因习惯或传说而得名不同,药用时无需区分。

猫姜中药材

Q2:猫姜可以长期服用吗?有哪些注意事项?
A2:猫姜性辛热,长期服用易耗伤阴液,可能导致口干、咽痛、便秘、手足心热等“上火”症状,甚至加重阴虚火旺体质,因此不建议长期服用,临床使用需严格辨证,仅适用于脾胃虚寒、寒邪内阻等证,且中病即止,一般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孕妇、阴虚火旺者及实热证患者禁用,服用期间若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海金沙作为中药材,其功效与应用有何奥秘?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治疗胆结石效果究竟如何?安全吗?使用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