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虎是什么药材?图片如何帮助辨别其真伪与功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下山虎是民间对多种植物的俗称,在中药领域较为常见的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的干燥全草,因其叶片形似虎耳、匍匐茎如虎下山之势而得名,亦有部分地区将杜衡、白英等植物称为“下山虎”,但以虎耳草的应用历史最为悠久,本文以虎耳草为基源,详细介绍下山虎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性味功效及应用注意事项,并辅以表格归纳核心信息,最后通过FAQs解答常见疑问。

下山虎 药材图片

植物形态与生长环境

下山虎(虎耳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30cm,全株被白色绒毛,根茎短小,斜生,具多数细根,根黄白色或棕褐色,叶基生,通常2-4片;叶柄长3-10cm,密被白色绵毛;叶片肉质,肾形或圆形,长2.8-5cm,宽2.5-7cm,边缘有5-7浅裂,裂片三角形,先端钝圆,叶面绿色常有白色或淡红色斑纹,叶背紫红色,两面均被柔毛,花茎从叶丛中抽出,直立或斜生,圆锥状花序,分枝多而密集,苞片卵形,被柔毛;花梗细长,长5-10cm,密被腺毛;花苞卵形,先端急尖;萼片5,卵形,先端尖,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基部具爪,雄蕊10,花药紫色;子房上位,卵球形,花柱2,蒴果卵球形,先端2喙,成熟时顶端开裂,花期5-8月,果期7-9月。

多生于海拔400-4500米的林下、灌丛、草甸、阴湿岩石缝及高山草甸,喜阴湿环境,耐寒,忌强光直射,主要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药材性状与鉴别

干燥下山虎全草常缠绕成团,根茎短,棕褐色,可见残留的叶基及细根,根细长,弯曲,黄白色,茎细长,圆柱形,直径0.1-0.3cm,黄绿色或棕褐色,具纵棱,密被白色绵毛,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呈肾形或圆形,棕褐色或暗绿色,叶缘有浅裂,两面均被白色柔毛,叶背可见紫红色斑纹,花茎细,顶端常可见残留的花序或蒴果,蒴果卵形,浅棕色,顶端2喙,气微,味微苦。

下山虎 药材图片

优质下山虎药材应具备:叶片完整、叶色绿中带紫、茎叶密被白色绒毛、根茎及根无腐烂、无杂质及霉变,部分地区以全草入药,部分地区仅用带根全草,以夏、秋季采收者品质较佳,此时植株生长旺盛,有效成分含量高。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根据《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等记载,下山虎(虎耳草)性辛、苦,寒;归肺、脾、肝经,其核心功效为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风止痛、消肿利尿。

具体应用:

  1. 清热解毒: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肺痈(肺脓肿)、扁桃体炎等,可单味煎服或配伍金银花、连翘、桔梗等,增强清热解毒之效。
  2. 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等,常配侧柏叶、白茅根、仙鹤草等凉血止血药,内服外用均可,鲜品捣烂外敷可治外伤出血。
  3. 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痛、牙痛、跌打损伤等,可煎汤内服或捣烂外敷患处,也可配伍威灵仙、独活等祛风湿药。
  4. 消肿利尿:治疗湿疹、丹毒、疮疡肿毒、中耳炎等,鲜品捣汁涂搽或煎水外洗,内服可配伍车前子、泽泻等利尿渗湿药,缓解湿热淋证。

用法用量与使用禁忌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鲜品可用30-60g;或捣汁饮。
  • 外用:适量,捣敷、捣汁涂或煎水洗。

使用禁忌:

  1. 脾胃虚寒者慎用:本品性寒,易伤脾胃,体质虚寒、腹泻者内服后可能出现腹痛、便溏等不适。
  2. 孕妇慎用:其活血凉血作用可能对子宫产生影响,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 过敏体质者慎用:部分人接触全草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外用时需先小面积试用。

下山虎(虎耳草)主要信息一览表

项目
基源 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的干燥全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白毛,叶基生肾形,边缘浅裂,花茎圆锥花序,花白色或粉红色
药材性状 茎叶密被白毛,叶皱缩棕褐色,根细长黄白色,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 辛、苦,寒;归肺、脾、肝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风止痛、消肿利尿;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疹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洗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孕妇慎用,过敏体质者注意外用反应

相关问答(FAQs)

Q1:下山虎和虎耳草是同一种药材吗?是否所有叫“下山虎”的植物都能入药?
A1:中药领域的“下山虎”通常特指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因其形态特性得名,是《中华本草》收录的正品药材,但民间俗称存在地域差异,部分地区将杜衡(马兜铃科)、白英(茄科)等也称为“下山虎”,这些植物的功效与虎耳草不同,且部分(如杜衡)可能含有毒性成分,不可混用,入药时应以植物学名(虎耳草)为准,避免误采误用有毒植物。

下山虎 药材图片

Q2:下山虎外治湿疹时,如何使用效果更好?需要注意什么?
A2:下山虎外治湿疹可取鲜品适量,洗净捣烂取汁,涂于患处,每日2-3次;或干品30g煎水,待冷却后用纱布蘸取药液湿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若湿疹伴有渗出,可加入枯矾10g增强收湿止痒之效,需注意:皮肤破损处慎用,避免刺激;若用药后局部出现红肿、瘙痒加重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清洗;慢性湿疹或面积较大者,建议在医师指导下配合内服药物综合治疗。

下山虎作为传统中药,其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价值,但使用时需注意基源准确性及禁忌人群,确保用药安全,在资源利用方面,应遵循可持续采收原则,保护野生资源,同时可开展人工栽培研究,以满足市场需求。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农村种植中草药
« 上一篇 昨天
菠萝作为中药材,其药用功效与使用禁忌分别有哪些?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