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马兰,又名竹节草、马兰菊、紫菊、红梗菜、鱼鳅串、鸡儿菜等,为菊科植物马兰(Kalimeris indica (L.) Sch.-Bip.)的干燥全草,是我国民间常用的药食两用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尤以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为多,其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拾遗》,谓其“明目,温中,消食”,历代医籍中多有关于其清热解毒、止血消肿功效的描述,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日常保健。
形态特征
马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120cm,茎直立,具纵棱,常带紫色或绿色,上部有分枝,基生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钝或尖,基部渐狭,边缘有疏锯齿或浅裂,叶柄长;茎生叶互生,叶片较小,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无柄或有短柄,叶缘具不规则波状齿,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或叶腋,总苞半球形,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苞片较短,内层较长,边缘膜质;花托扁平,托片膜质;舌状花淡紫色或浅蓝色,管状花黄色,瘦果扁平,倒卵形,冠毛毛状,淡棕色,其形态特征可通过下表更直观呈现:
部位 | 形态特征 |
---|---|
茎 | 直立,高30-120cm,具纵棱,常带紫色或绿色,上部分枝 |
叶 | 基生叶倒卵形/长椭圆形,茎生叶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或波状齿,互生 |
花 | 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或叶腋,舌状花淡紫色/浅蓝色,管状花黄色 |
果 | 瘦果扁平倒卵形,冠毛毛状,淡棕色 |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马兰性味辛、苦,凉,归肺、肝、胃、大肠经,其辛能散,苦能泄,凉能清,故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消肿、止咳化痰等多种功效,既可治疗外感风热、咽喉肿痛等实热证,又能用于吐血、衄血等血热妄行之出血证,还可缓解水肿、黄疸、痢疾等湿热病症。
清热解毒
马兰辛散苦泄,凉能清热,善清肺胃实热及肝胆湿热,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等症,现代临床常与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等配伍,增强清热解毒之效,治疗风热感冒可用马兰15g、金银花10g、薄荷5g(后下),煎汤代茶饮,可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凉血止血
其性凉入血分,能清热凉血、收敛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症,可单用鲜品捣汁服,或与侧柏叶、白茅根、茜草等凉血止血药同用,如治咳血,可用鲜马兰30g、白茅根15g,捣烂取汁,加蜂蜜调服,每日2次,以清肺止血。
利尿消肿
马兰能清热利湿,通利水道,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黄疸、热淋等湿热蕴结之证,可与泽泻、茯苓、车前子等利水渗湿药配伍,治疗急性肾炎水肿,可用马兰20g、茯苓15g、泽泻10g,煎汤服,每日1剂,以清热利水、消肿。
止咳化痰
其苦能降泄,入肺经,能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对肺热咳嗽、痰黄黏稠、咳喘不爽等症有一定疗效,可与黄芩、瓜蒌、浙贝母等清肺化痰药配伍,临床常用马兰15g、黄芩10g、桔梗6g,煎汤服,每日2次,可清肺化痰、止咳。
用法用量
马兰的用法多样,内服可煎汤,常用量为9-15g,鲜品可用30-60g,捣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患处,需注意,马兰性凉,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过量久服,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外治疮疡肿毒时,取鲜马兰适量,洗净捣烂,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马兰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如山奈酚、槲皮素、芹菜素等)、香豆素类(如东莨菪素、七叶亭等)、有机酸(如绿原酸、咖啡酸等)、挥发油、多糖、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这些成分赋予了马兰多种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
马兰总黄酮和多糖能显著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急性炎症模型(如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抗菌作用
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常见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可能与所含绿原酸、黄酮类成分有关。
抗氧化作用
马兰富含黄酮类和酚酸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可提高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止血作用
马兰中的咖啡酸、绿原酸等成分能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强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发挥止血作用,对咯血、衄血等出血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调节免疫作用
马兰多糖可激活巨噬细胞,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降血糖作用
动物实验显示,马兰提取物能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素分泌有关。
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如下表:
化学成分类别 | 代表性成分 | 主要作用 |
---|---|---|
黄酮类 | 山奈酚、槲皮素 | 抗氧化、抗炎、抗菌 |
香豆素类 | 东莨菪素、七叶亭 | 抗炎、解痉、抗过敏 |
有机酸 | 绿原酸、咖啡酸 | 抗菌、止血、抗氧化 |
多糖 | 马兰多糖 | 调节免疫、抗肿瘤 |
应用案例
民间应用
在江南地区,民间常用鲜马兰30g,捣烂取汁,加蜂蜜调服,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用马兰15g,金银花10g,薄荷5g(后下),煎汤代茶饮,预防感冒;用鲜马兰适量,捣烂外敷,治疗疮疡肿毒、蚊虫叮咬。
现代制剂
现代药厂以马兰为主要原料开发了多种制剂,如“马兰清热颗粒”,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马兰止血片”,用于吐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症,这些制剂保留了马兰的有效成分,便于携带和使用,提高了临床疗效。
食疗应用
马兰作为野菜,营养丰富,每100g鲜品含蛋白质2.4g、脂肪0.4g、碳水化合物5.4g、维生素C36mg、胡萝卜素3.36mg,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常见食疗方有:
- 凉拌马兰:鲜马兰250g,焯水后加蒜末、香油、醋拌匀,清热开胃,适合夏季食用;
- 马兰瘦肉汤:马兰30g,瘦肉100g,煮汤,清热利湿,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 马兰炒鸡蛋:鲜马兰150g,鸡蛋2个,清炒,滋阴润肺,止咳化痰,适合肺燥咳嗽者食用。
相关问答FAQs
Q1:马兰和常见的“马齿苋”有什么区别?如何正确鉴别?
A:马兰和马齿苋均为药食两用植物,但科属、形态特征差异显著,马兰为菊科植物,茎直立,有纵棱,叶互生,头状花序,花为舌状花(淡紫色或浅蓝色);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茎平卧或斜升,肉质多汁,叶互生或对生,倒卵形,花小,黄色,生于枝顶端,鉴别要点:马兰茎直立、有纵棱,叶片边缘有锯齿,花为头状花序;马齿苋茎肉质、匍匐,叶片肥厚、全缘,花单生于枝顶。
Q2:食用马兰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A:食用马兰需注意以下几点:① 适量食用:马兰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以免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② 鲜品处理:鲜马兰食用前需充分清洗,焯水可去除部分草酸和苦味,口感更佳;③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食用;④ 避免久存:马兰鲜品不易久存,建议现买现吃,干品需密封防潮,避免有效成分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