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伸筋草为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的干燥全草,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因其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的功效,在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其性辛、苦,温,归肝、脾、肾经,对于风寒湿痹所致的关节酸痛、屈伸不利、肌肉麻木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伸筋草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有“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的功效,历代医家多将其作为治疗筋骨痹痛的要药。
从植物学特征来看,石松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或直立,高15-30cm,下部常生根,营养枝与生殖枝异形;营养枝呈绿色,多回二叉分枝,密生叶;叶螺旋状排列,线形或线状钻形,长3-5mm,先端渐尖,具芒状尖头,全缘,革质,有光泽;孢子枝远高于营养枝,呈黄棕色,孢子囊穗圆柱形,长2-5cm,具柄,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先端长渐尖,边缘膜质,具不规则锯齿,药用部位为全草,夏季孢子囊穗未完全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即可。
现代研究表明,伸筋草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生物碱类(如石松碱、伪石松碱、石松洛宁)、三萜类(如石松三醇、石松宁)、黄酮类(如山奈酚、槲皮素)、挥发油(主要含石松烯、柠檬烯)及有机酸、多糖等,生物碱和三萜类成分被认为是其药理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药理研究显示,伸筋草具有多重生物活性:其提取物能显著抑制炎症模型大鼠足肿胀,降低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发挥抗炎作用;通过热板法和扭体法实验证实,伸筋草可提高小鼠痛阈,具有明显镇痛效果,尤其对慢性疼痛效果更佳;其含有的石松碱等成分能松弛骨骼肌,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度;伸筋草提取物还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减轻组织氧化损伤;部分研究还提示其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潜力,但对人体的影响尚需进一步验证。
在临床实践中,伸筋草常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软组织损伤及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对于风寒湿痹,症见关节冷痛、遇寒加重、屈伸不利者,常与威灵仙、独活、桑寄生配伍,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舒筋汤”即以伸筋草为君药,配伍当归、川芎等,增强活血舒筋之效;对于肩周炎、腰肌劳损所致的肩背酸痛、活动受限,可单用伸筋草30g煎水熏洗患处,或配伍红花、透骨草、艾叶煎汤外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对于中风后遗症所致的肢体拘挛、麻木,伸筋草常与地龙、全蝎、鸡血藤等配伍,祛风通络,改善肢体功能,现代制剂中,也有以伸筋草为主要成分的颗粒剂、酊剂及膏药,用于治疗关节炎、软组织挫伤等,应用广泛。
伸筋草的用法多样,内服可煎汤,常用量为10-15g,或浸酒、入丸散;外用适量,可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使用时需注意,伸筋草性温走窜,阴虚内热者(症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忌服,以免助热伤阴;孕妇应慎用,因其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外用时若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应立即停用,长期服用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耗伤气血。
伸筋草的鉴别包括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性状鉴别要点:茎呈细圆柱形,略弯曲,长15-60cm,直径1-3mm,表面黄绿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密生黄白色细小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或有少量髓部;叶密生,螺旋状排列,皱缩卷曲,线形或针形,黄绿色,全缘,先端渐尖,基部有膜质叶鞘,叶脉不明显;气微,味淡,显微鉴别可见茎的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外壁增厚,有角质层;叶的表皮细胞类圆形,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6个;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叶脉维管束周韧型,为便于区分,现将伸筋草主要性状特征归纳如下:
特征项 | 描述 |
---|---|
形态特征 | 茎细圆柱形,弯曲;叶螺旋状排列,线形或针形,全缘,先端渐尖 |
表面颜色 | 黄绿色或浅棕色 |
质地 | 质脆,易折断 |
断面特征 | 中空或有少量髓部 |
气味 | 气微,味淡 |
近年来,随着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深入,伸筋草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得到进一步阐释,研究表明,其三萜类成分可通过调节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黄酮类成分通过激活Nrf2/ARE通路增强抗氧化能力;而挥发油中的柠檬烯等成分具有局部麻醉和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作用,在制剂开发方面,已有伸筋草颗粒、伸筋草注射液及复方伸筋草凝胶等制剂应用于临床,提高了用药便利性和生物利用度,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伸筋草主要成分口服吸收较快,但生物利用度较低,可通过剂型优化加以改善。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伸筋草可以长期服用吗?解答:伸筋草虽为常用中药,但其性温走窜,长期服用可能耗伤阴液,导致口干、咽燥、便秘等不良反应,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短期使用,一般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若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阴虚内热体质者禁用,以免加重热象。 问题2:伸筋草与舒筋草有何区别?解答:伸筋草与舒筋草均为舒筋活络类中药,但来源不同:伸筋草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干燥全草,性辛温,偏于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适用于风寒湿痹;舒筋草通常指石竹科植物狗筋梅(Cucubalus baccifer L.)的根或全草,性甘平,偏于活血调经、舒筋止痛,更适用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两者功效相似,但性味归经和主治侧重不同,需辨证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