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毒中草药有哪些?功效与正确使用方式解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拔毒的中草药是中医临床中用于治疗热毒、火毒、湿毒、虫毒等多种毒邪所致病症的重要药物,其通过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排脓生肌、杀虫止痒等作用,缓解疮疡肿毒、咽喉肿痛、蛇虫咬伤、湿疹皮炎等症,这类药物在传统医学中应用历史悠久,既可内服调理脏腑热毒,也可外用直接作用于患处,体现了中医“内外同治”的辨证思维,以下从常见拔毒中草药的分类、功效、应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拔毒的中草药

常见拔毒中草药及其功效与应用

拔毒中草药多性寒或凉,味苦辛,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作用,部分药物兼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痒、利水渗湿等功效,根据其作用特点和应用方式,可分为内服拔毒药和外用拔毒药两大类,其中代表性药物如下:

(一)内服拔毒药

内服拔毒药主要通过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调节机体气血阴阳,清除体内蕴结的热毒,适用于疮疡肿毒初起、咽喉肿痛、肺痈肠痈、毒蛇咬伤等症。

  1. 金银花

    •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 应用:为“疮家圣药”,适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等热毒病症,常与连翘、蒲公英配伍;若治热毒血痢,可配黄连、木香。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2. 连翘

    •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 应用:长于清心火、散上焦热毒,治疮疡肿毒、瘰疬、乳痈等,常与金银花、皂角刺同用;兼能利尿通淋,治热淋涩痛。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3. 蒲公英

    拔毒的中草药

    •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肝、胃经。
    •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 应用:为治乳痈要药,也可治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湿热黄疸,鲜品捣外敷可增强消肿效果。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加倍,外用鲜品捣敷或煎水熏洗。
  4. 紫花地丁

    •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心、肝经。
    •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 应用:专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尤善解疮毒,常与蒲公英、野菊花配伍,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鲜品捣敷。
  5. 半边莲

    • 性味归经:辛平,归肺、肝、肾经。
    •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 应用:治毒蛇咬伤、蜂蝎蜇伤,可内服外用并举;亦用于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痈肿疔疮。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二)外用拔毒药

外用拔毒药多具攻毒杀虫、燥湿止痒、腐蚀疮疡等作用,直接作用于患处,治疗皮肤湿疹、疥癣、疮疡溃烂、梅毒等症,部分药物有毒,需严格控制用量和用法。

  1. 露蜂房

    • 性味归经:甘平,归胃经。
    • 功效:攻毒杀虫,祛风止痛,散肿解毒。
    • 应用:治疮疡肿毒、乳痈、皮肤顽癣、牙痛,可研末用油调敷,或煎水含漱;亦用于风湿痹痛。
    •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敷,内服煎汤,3-5g。
  2. 雄黄

    拔毒的中草药

    • 性味归经:苦温,有毒,归肝、大肠经。
    • 功效: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
    • 应用:治痈疮疔毒、疥癣、虫蛇咬伤,常与枯矾、冰片研末外用;亦用于疟疾、哮喘。
    •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敷、调涂或熏烟,内服0.05-0.1g,入丸散。注意:雄黄含砷,不可久用或过量,内服需严格遵医嘱,孕妇忌用。
  3. 白鲜皮

    • 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膀胱、肝经。
    •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 应用:治湿热疮毒、湿疹、疥癣、黄水淋漓,可煎水洗或研末调敷;亦用于风湿痹痛、黄疸尿赤。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
  4. 地肤子

    •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肾、膀胱经。
    •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 应用: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疥癣,常与白鲜皮、苦参配伍,煎水内服外洗;亦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拔毒中草药应用注意事项

  1. 辨证用药:拔毒药多性寒凉,脾胃虚寒、阳虚体质者慎用内服拔毒药,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外用拔毒药需根据疮疡阶段(初起、成脓、溃破)选择合适药物,如初起宜消肿散结,溃破宜排脓生肌。
  2. 毒性药物控制:雄黄、露蜂房等有毒药物需严格控制用量,外用时避免大面积破损皮肤,孕妇及儿童禁用或慎用。
  3. 饮食禁忌:用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鱼腥发物,以免加重热毒或影响药效。
  4. 中西药联用 caution:若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如抗生素、抗凝药),需咨询医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主要拔毒中草药一览表

药名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 用法用量(内服) 注意事项
金银花 甘寒,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痈肿疔疮、喉痹、风热感冒 10-30g,煎汤 脾胃虚寒者慎用
连翘 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疮疡肿毒、瘰疬、热淋 6-15g,煎汤 脾胃虚寒者慎用
蒲公英 苦甘寒,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乳痈、疔疮肿毒、湿热黄疸 10-30g,鲜品加倍 外用鲜品捣敷
紫花地丁 苦辛寒,归心、肝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疔疮肿毒、毒蛇咬伤 15-30g,煎汤 外用鲜品捣敷
半边莲 辛平,归肺、肝、肾经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毒蛇咬伤、痈肿、肝硬化腹水 15-30g,鲜品30-60g 外用鲜品捣敷
露蜂房 甘平,归胃经 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疮疡肿毒、牙痛、顽癣 3-5g,煎汤(内服慎用) 外用适量,孕妇忌用
雄黄 苦温,有毒,归肝、大肠经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 痈疮疔毒、疥癣、疟疾 05-0.1g,入丸散 有毒,禁火煅,孕妇忌用
白鲜皮 苦寒,归脾、胃、膀胱经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湿热疮毒、湿疹、疥癣 5-10g,煎汤 脾胃虚寒者慎用

相关问答FAQs

问:拔毒中草药可以内服和外用吗?各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拔毒中草药既可内服也可外用,但需根据病症和药物特性选择,内服适用于热毒炽盛引起的疮疡肿毒、咽喉肿痛、蛇虫咬伤等,常见药物如金银花、蒲公英、连翘,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避免苦寒伤中;外用直接作用于皮肤患处,如露蜂房、雄黄、白鲜皮等,多用于湿疹、疥癣、疮疡溃烂,但毒性药物(如雄黄)需严格控制用量,避免大面积使用或接触黏膜,孕妇禁用外用拔毒药。

问:使用拔毒中草药时,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就医?
答:若使用拔毒中草药后,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①疮疡肿毒红肿热痛加剧,或出现发热、化脓等感染扩散迹象;②蛇虫咬伤后出现头晕、呼吸困难、肢体麻木等全身中毒症状;③皮肤用药后出现红肿、瘙痒、水疱等过敏反应;④内服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或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严重痈疽、晚期血吸虫病、内脏脓肿等复杂病症,需在医师指导下结合西药综合治疗,不可单纯依赖中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河北有哪些地道药材?主要品种及产地有哪些?
« 上一篇 今天
檀香中药材有哪些功效与使用禁忌?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