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黄药材是什么?图片如何助你快速识别?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5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带黄色特征的中药材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广泛,其黄色多来源于所含的黄酮类、生物碱、类胡萝卜素等活性成分,不仅外观鲜明,也常与清热燥湿、补气活血、利水渗湿等功效相关,掌握这类药材的图片识别要点,有助于准确辨别和使用,以下为常见带黄药材的特征及图片识别关键信息:

带黄药材图片

常见带黄药材特征及图片识别要点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图片识别关键点
黄芪 甘,微温;归脾、肺经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 根圆柱形,表面淡棕黄色或浅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断面纤维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放射状纹理);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黄连 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根茎多呈簇状分枝,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过桥”);断面皮部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红棕色;味极苦。
黄芩 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树根圆锥形,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扭曲的纵纹;断面老根中央枯朽或中空,暗棕色,新根黄绿色,木部黄色;味苦,遇潮变绿色者不可用。
黄柏 苯,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树皮板片状,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有残余的皮孔及灰白色的栓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棕黄色,断面纤维性,鲜黄色;味苦,嚼之有黏性。
姜黄 辛、苦,温;归脾、肝经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根茎卵圆形或圆柱形,表面深黄色或棕黄色,有明显的环节及圆形下陷的根痕;断面棕黄色或金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味苦、辛,有姜辣气。
金钗石斛 甘,微寒;归胃、肾经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茎扁圆柱形,表面金黄色或黄绿色,有光泽,有明显纵纹和细密的金黄色脉纹;断面平坦,角质样,中空;味淡,嚼之有黏滑感。

带黄药材图片鉴别注意事项

通过图片识别带黄药材时,需结合外形、颜色、断面、气味等多特征综合判断,黄芪与黄连虽均带黄色,但黄芪为根类药材,断面“菊花心”明显,味微甜;黄连为根茎类,断面木部鲜黄且“过桥”特征突出,味极苦,部分药材因炮制方法不同颜色会变化,如黄芩蒸制后颜色加深,生黄芩偏绿黄,酒黄芩色深黄,需注意区分,储存不当也可能导致药材变色,如黄芪受潮后易发黑,影响品质。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通过图片区分黄芪和黄连?
A1:黄芪为圆柱形根类药材,表面淡棕黄色,断面纤维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味微甜;黄连为簇状分枝的根茎,表面黄褐色,断面木部鲜黄且放射纹明显,有“过桥”特征,味极苦,黄芪质地较硬,黄连质地坚硬,折断时有清脆响声。

带黄药材图片

Q2:带黄药材颜色越深是否代表药效越好?
A2:不一定,药材颜色与采收时间、炮制方法、储存条件等因素相关,黄芩老根颜色深但可能中空枯朽,新根色浅质佳;黄连需干燥后色佳,过度受潮则色暗;姜黄以断面金黄色、蜡样光泽者为佳,但颜色过深可能因炮制过度导致成分流失,药效需结合药材的完整性、气味、活性成分含量等综合评价,而非单纯以颜色深浅判断。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杜仲中草药的独特功效与养生价值是什么?
« 上一篇 今天
白鲜皮中药材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