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酒酿制时需添加哪些药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3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桑葚酒作为一种兼具风味与保健功能的传统发酵酒,其历史可追溯至古代,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桑葚“捣汁饮,解酒中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的记载,桑葚酒以新鲜桑葚为原料,经发酵酿制而成,而若在酿造过程中加入特定药材,不仅能丰富酒体的风味层次,更能通过药材与桑葚的协同作用,增强其养生功效,本文将从桑葚酒的原料特性、常见药材搭配、制作工艺、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桑葚酒 药材

桑葚的药用价值与酒酿基础

桑葚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是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中医认为桑葚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乌发明目、补益肝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阴血亏虚导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须发早白、失眠多梦等症,现代研究表明,桑葚富含花青素、白藜芦醇、维生素(维生素B1、B2、C)、矿物质(铁、钙、锌)及有机酸等成分,其中花青素具有强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白藜芦醇能调节血脂、保护心血管;铁元素则有助于改善缺铁性贫血,以桑葚酿酒,既能保留其营养成分,又通过酒精的提取作用,使有效成分更易被人体吸收,而加入药材后,更能实现“药借酒力,酒助药效”的协同增效。

桑葚酒中常见药材搭配及功效

在传统药酒配方中,药材的选择需遵循“辨证施补”原则,结合桑葚的滋阴特性,常搭配补气血、益肝肾、安神志的药材,以增强针对性,以下为常见药材搭配及其功效:

补气血类药材

  • 枸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肾、肺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与桑葚搭配,可协同增强滋阴养血、改善视力的作用,适合肝肾阴虚导致的腰膝酸软、视力模糊人群。
  • 红枣:性温,味甘,归脾、胃经,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桑葚性偏寒凉,加入红枣可中和寒性,同时增强补气血效果,适合气血两虚导致的乏力、面色苍白者。
  • 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之效,与桑葚搭配,可形成“气血双补”的配伍,适合气虚乏力、自汗、易感冒者,但需注意黄芪性温,阴虚火旺者需减量。

补肾益精类药材

  • 菟丝子:性平,味甘,归肝、肾、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的功效,桑葚菟丝子酒适合肾虚导致的阳痿遗精、尿频遗尿、腰痛耳鸣者,尤其适合中老年人群日常保健。
  • 覆盆子:性微温,味甘酸,归肝、肾经,能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与桑葚搭配,可增强补肝肾、固精气的作用,适合肾气不固导致的夜尿多、遗尿者。
  • 黑芝麻:性平,味甘,归肝、肾、大肠经,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效,桑葚黑芝麻酒常用于须发早白、头晕眼花、肠燥便秘的改善,兼具乌发养颜之效。

安神助眠类药材

  • 酸枣仁:性平,味甘酸,归肝、胆、心经,能养心益肝、安神敛汗,桑葚酸枣仁酒适合心肝血虚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虚汗不止者,尤其适合现代高压人群的睡眠调理。
  •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与桑葚搭配,可增强健脾安神的作用,适合脾虚湿盛导致的失眠、食欲不振、大便溏泄者。

活血化瘀类药材

  • 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桑葚当归酒适合血瘀导致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腹痛者,但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慎用。
  • 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与桑葚、当归搭配,形成“四物汤”的简化配伍,适合血瘀气滞导致的头痛、风湿痹痛者,但阴虚火旺者需减量。

为便于理解,以下将常见药材搭配及其核心功效归纳如下: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核心功效 与桑葚协同作用 适用人群
枸杞子 甘平,归肝肾肺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增强滋阴养血、改善视力 肝肾阴虚,视物模糊
红枣 甘温,归脾胃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中和桑葚寒性,补气血 气血两虚,乏力面色苍白
菟丝子 甘平,归肝肾脾 滋补肝肾,固精缩尿 补肾益精,固涩精气 肾虚遗精,尿频腰痛
酸枣仁 甘酸平,归肝胆心 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改善心肝血虚导致的失眠多梦 失眠多梦,心悸虚汗
当归 甘辛温,归肝心脾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调理血虚血瘀,改善月经问题 血虚血瘀,月经不调

药材桑葚酒的传统制作工艺

药材桑葚酒的制作需严格把控原料处理、发酵及陈酿环节,以确保酒体风味与功效兼具,以下为传统家庭制作工艺的简要步骤:

桑葚酒 药材

原料准备

  • 桑葚:选择成熟度高、色泽紫黑、无腐烂变质的鲜桑葚,用清水轻轻冲洗去除表面杂质(避免用力揉搓,以免破坏果皮),沥干水分后晾干表面水分。
  • 药材:根据配方选择药材(如枸杞、红枣、菟丝子等),需提前清洗并晾干;部分质地坚硬的药材(如菟丝子、黑芝麻)可略微炒制(微黄即可),以增强香气和有效成分溶出;红枣需去核,避免发酵过程中产生酸味。

酿造过程

  • 混合装坛:将晾干的桑葚与处理好的药材按比例(一般桑葚与药材重量比为10:1)放入无油无水的干净玻璃坛或陶坛中,加入高度白酒(50-60度清香型或米酒为佳,酒量需没过所有原料约5-10厘米)。
  • 密封发酵:坛口密封后,置于阴凉通风处避光发酵,初期(1-2周)每天可稍微打开瓶盖放气(避免气体过多导致坛内压力过大),之后静置发酵1-3个月,待酒液颜色变为紫红,桑葚果肉基本溶解即可。
  • 过滤陈酿:用纱布或滤网过滤掉酒液中的残渣,将滤液装入干净坛中密封,置于阴凉处陈酿3-6个月(时间越长,酒体越醇和,功效更佳),期间可定期检查是否有变质。

调配与储存

陈酿后的桑葚酒可根据口味加入少量冰糖或蜂蜜调味(糖尿病患者建议不加),搅拌均匀后静置1周即可饮用,储存时需密封避光,置于阴凉干燥处,开瓶后尽快饮用完毕,避免变质。

药材桑葚酒的功效与适用人群

药材桑葚酒的功效取决于桑葚与药材的配伍,总体而言,其核心功效集中在滋阴补血、补肾益精、安神助眠、活血调经等方面,具体适用人群如下:

  • 肝肾阴虚者:常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等,适合饮用桑葚枸杞酒、桑葚菟丝子酒。
  • 气血两虚者:常见面色苍白、乏力心悸、失眠多梦、月经量少色淡等,适合饮用桑葚红枣酒、桑葚当归酒。
  • 高压失眠人群:因思虑过度、心肝血虚导致的失眠、健忘、心神不宁,适合饮用桑葚酸枣仁酒、桑葚茯苓酒。
  • 中老年保健人群:桑葚酒中的抗氧化成分(如花青素、白藜芦醇)有助于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适合长期适量饮用。

注意事项与禁忌

尽管桑葚酒具有诸多保健功效,但并非人人适宜,饮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 控制饮用量:药酒需适量饮用,每日建议不超过100ml(约2两),过量饮酒可能损伤肝脏,适得其反。
  2. 禁忌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酒精过敏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及阴虚火旺(如手足心热、口干舌燥)者不宜饮用;正在服用头孢类抗生素、降压药等人群需禁酒,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或影响药效。
  3. 饮用时间:建议饭后饮用,避免空腹饮酒刺激胃肠道;安神类药酒(如桑葚酸枣仁酒)可睡前1小时少量饮用,以提高助眠效果。
  4. 药材配伍禁忌:配伍药材需遵循中医“十八反”“十九畏”原则,如避免与藜芦、五灵脂等药材同用;不确定药材搭配是否合理时,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桑葚酒中加入药材后,功效会比单独饮用桑葚酒更强吗?
解答:是的,药材搭配遵循中医“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可通过协同作用增强功效,单独饮用桑葚酒侧重滋阴补血,而加入枸杞子后可增强补肝肾、明目的效果,加入酸枣仁则能强化安神助眠的作用,但需注意,药材并非越多越好,需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配伍,避免盲目叠加导致药性过偏或不良反应。

桑葚酒 药材

问题2:自制桑葚酒时,药材用量有什么讲究?
解答:药材用量需根据药材性质、个人体质及桑葚用量综合调整,一般而言,桑葚与药材的重量比可控制在10:1左右(如1kg桑葚搭配100g药材);温热性药材(如黄芪、当归、肉桂)用量宜少(每100g桑葚配5-10g),避免上火;寒凉性药材(如菊花、麦冬)可稍多(每100g桑葚配10-15g),但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初次制作可从少量药材开始尝试,饮用后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调整或停止饮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车前药材图片有哪些关键的鉴别特征?
« 上一篇 今天
炙甘草的功效是什么?为何要炮制后使用?与生甘草有何不同?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