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盘药材,作为传统中医药宝库中的一味特色药材,因其独特的形态与显著的功效,在民间及临床应用中均有深厚积淀,其名称“青龙盘”生动形象,既暗合其植物攀援盘旋的生长特性,又蕴含中医取象比类的用药智慧,本文将从来源、形态特征、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产地分布、采收加工、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现代研究等方面,对青龙盘药材进行全面阐述。
来源与植物学特征
青龙盘药材为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别名伸筋草、过山龙、宽筋藤等,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如江西、湖南、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多生于林下灌丛、草地或阴湿山坡,喜温暖湿润环境,耐阴耐旱,常成片生长。
从植物学形态看,石松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细长横走的根茎,其上生黄白色须根,地上茎直立或斜生,高15-30厘米,下部不分枝,上部多呈“之”字形弯曲,具纵棱,密被叶与孢子囊穗,叶螺旋状排列,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5毫米,宽0.5-1毫米,先端渐尖,全缘,革质,表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中脉不明显,孢子囊穗圆柱形,长2-5厘米,通常2-6个生于茎顶上部,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先端长渐尖,边缘膜质,具不规则锯齿;孢子囊圆肾形,淡黄色,成熟时纵裂散出孢子,其“盘绕如龙”的茎干形态,正是“青龙盘”名称的直接由来。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根据《中国药典》及历代本草记载,青龙盘药材性辛、温,归肝、肾、膀胱经,其辛温之性可发散风寒、温通经络,甘苦之味能舒筋活络、除湿止痛,故核心功效为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青龙盘善于走窜经络,能祛除风、寒、湿邪,尤其适用于风寒湿痹所致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肢体麻木,如《本草拾遗》载其“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常与独活、威灵仙、桑寄生配伍,增强祛风湿、止痹痛之效,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等属风寒湿证者。
舒筋活络,缓急解痉
其性温通,能舒展筋脉,缓解筋脉拘挛,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闪腰岔气所致的局部肿痛、活动受限,以及小儿惊风、破伤风引起的抽搐痉挛,如《滇南本草》言其“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软”,可配伍木瓜、牛膝、地龙等,增强舒筋活络、解痉止痛之功。
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部分古籍记载青龙盘尚有利水消肿之效,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现代临床还发现其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疗痈疮肿毒、蛇虫咬伤,内服外用皆可,常配伍蒲公英、野菊花、半边莲等。
产地分布与采收加工
青龙盘药材主要分布于我国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以江西、湖南、福建产量大、品质佳,其中江西萍乡“萍乡伸筋草”因有效成分含量高、杂质少,自古被视为道地药材,其生长环境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常伴生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下的腐殖质层中。
采收加工方面,一般在夏、秋两季(6-9月)孢子囊穗未完全成熟时割取地上全草,除去杂质及泥沙,晒干或阴干,干燥药材茎呈黄绿色或棕绿色,质柔韧,叶易脱落,气微,味淡,以茎长、色绿、叶多、无杂质者为佳,部分地区尚有鲜用,取新鲜全草捣烂外用,以增强消肿解毒之效。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克,或浸酒、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煎水洗或研末调敷,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可用本品30克,配伍白酒500毫升浸泡7天后,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2次;治疗跌打肿痛,可鲜品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次。
注意事项
青龙盘性辛温,虽功效显著,但使用需注意辨证:
- 阴虚火旺者忌服:因其性温助热,阴虚火旺(如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者服用可能加重症状。
- 孕妇慎用:其活血通络作用较强,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孕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不宜过量久服:过量服用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一般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
- 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其活血作用可能加重出血倾向,如胃溃疡、月经过多者需谨慎。
现代研究与应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青龙盘药材含有石松碱、石松宁、黄酮类、三萜类、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解痉、抗氧化及免疫调节作用。
- 抗炎镇痛:石松碱及总生物碱能抑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组胺)的释放,减轻大鼠足肿胀及热板法所致疼痛,作用机制与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类似,但副作用更小。
- 舒筋解痉:其提取物能降低骨骼肌肌浆网钙离子浓度,缓解乙酰胆碱引起的肌肉痉挛,对坐骨神经损伤后的肌肉恢复有促进作用。
- 抗氧化:黄酮类成分能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延缓细胞衰老,可用于辅助治疗老年性关节炎及退行性骨病。
基于现代研究,青龙盘已被开发为多种制剂,如伸筋草颗粒、舒筋活络片、中药热奄包等,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作为药食同源植物,在部分地区被制成养生茶、药膳,如“青龙盘炖猪脚”,具有祛风除湿、强筋健骨之效,深受大众欢迎。
青龙盘药材基本信息表
项目 | |
---|---|
来源 | 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 |
别名 | 伸筋草、过山龙、宽筋藤、金毛狮子草 |
性味归经 | 辛、温;归肝、肾、膀胱经 |
功效 |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 |
主治 | 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跌打损伤、筋脉拘挛、水肿、痈疮肿毒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洗 |
禁忌 | 阴虚火旺者、孕妇、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
产地 | 主产于江西、湖南、福建、广东等地,生于林下、灌丛、阴湿山坡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阴干,以茎长、色绿、无杂质者为佳 |
现代主要成分 | 石松碱、黄酮类、三萜类、挥发油 |
药理作用 | 抗炎、镇痛、解痉、抗氧化、免疫调节 |
相关问答FAQs
Q1:青龙盘药材与伸筋草是同一种药吗?功效有何区别?
A1:青龙盘药材的正式名称即为“伸筋草”,二者为同一种药材,只是地方别名不同。“青龙盘”因其茎干盘绕如龙的形态特征得名,而“伸筋草”则取其“舒展筋脉、缓解拘挛”的功效之喻,二者在来源、性味、功效上完全一致,均以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为主要功效,临床可互换使用,无需区分。
Q2:长期服用青龙盘药材会产生依赖性或耐药性吗?
A2:目前尚无研究表明青龙盘药材具有成瘾性或依赖性,其作为传统中药,在常规剂量(每日3-10克)及短期使用(2周内)下安全性较高,但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因药性温燥,导致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或因药物成分在体内蓄积对肝脏产生影响,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长期自行服用,尤其对于慢性病患者,需定期复诊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