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黄疸中草药方安全有效吗?适用哪些情况?如何正确使用?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黄疸是中医常见病症,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特征,多因湿邪蕴结、肝胆疏泄失常所致,外洗法作为中医外治法之一,通过药物煎汤沐浴,借助皮肤吸收和穴位刺激,达到清热利湿、温中化湿、退黄解毒之效,尤其适用于婴幼儿、体弱者或配合内治协同调理,以下从黄疸辨证分型入手,详细介绍不同类型黄疸的中草药外洗方剂、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洗黄疸的中草药方

阳黄外洗方:清热利湿,解毒退黄

阳黄多因湿热蕴结,症见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发热口渴,腹满纳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外洗法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为主,常用茵陈、栀子、大黄、黄连等苦寒清热药,配合薄荷、菊花等疏风散热,增强透邪外出之力。

表1:阳黄疸常用外洗方剂

方名 组成(单位:克) 用法 功效 适应证
茵陈栀子洗浴方 茵陈30、栀子15、大黄10、黄连10、薄荷10(后下)、菊花15 上药加冷水2000ml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20分钟,滤取药液;药渣可再煎1次,两次药液混合,冷却至38-40℃时沐浴,重点擦洗胸腹、背部、四肢,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连用3-5日。 清热利湿,泻火解毒 湿热黄疸(身黄鲜明,发热口渴)
金钱草蒲公英洗浴方 金钱草30、蒲公英30、败酱草20、黄芩15、赤小豆30、秦艽15 煎法同上,药液温度控制在37-42℃;洗浴时轻轻按摩肝俞(第9胸椎旁开1.5寸)、胆俞(第10胸椎旁开1.5寸)穴,每次3-5分钟。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热重于湿型黄疸(高热,黄疸迅速加深)
荷叶滑石洗浴方 鲜荷叶50、滑石20、甘草10、竹叶15、连翘15 鲜荷叶需先煎,后下诸药,煎取药液1500ml,兑温水至适宜温度;洗浴后用干净毛巾擦干皮肤,避风保暖。 清暑利湿,升清降浊 暑湿黄疸(夏季发病,头重身困)

阴黄外洗方:温中化湿,健脾退黄

阴黄多因寒湿困脾或脾阳不足,症见黄色晦暗如烟熏,神疲畏寒,腹胀便溏,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外洗法以温中散寒、健脾化湿为主,常用茵陈、附子、干姜、白术等温阳药,配合茯苓、苍术等健脾渗湿,通过温通经络、振奋脾阳以促湿化黄消。

洗黄疸的中草药方

表2:阴黄疸常用外洗方剂

方名 组成(单位:克) 用法 功效 适应证
茵陈附子洗浴方 茵陈30、制附子10(先煎1小时)、干姜10、白术15、茯苓20、肉桂5(后下) 附子先煎1小时后下诸药,煎取药液1500ml,冷却至40-42℃(避免附子毒性刺激皮肤);洗浴时重点揉摩中脘(脐上4寸)、足三里(外膝下3寸)穴,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 温中散寒,健脾化湿 寒湿黄疸(黄色晦暗,畏食便溏)
术苓姜桂洗浴方 炒白术20、茯苓20、干姜15、桂枝10、苍术15、陈皮10 上药加温水浸泡30分钟,煎30分钟取汁,兑温水至2000ml;洗浴后可喝生姜红糖水,助温中散寒。 健脾燥湿,温阳化气 脾虚湿盛型黄疸(面色萎黄,乏力)
艾叶吴茱萸洗浴方 艾叶30、吴茱萸15、丁香10、小茴香10、生姜20(拍碎) 诸药纱布包煎,煮沸后转小火15分钟,熏蒸双足10分钟,待温度适宜后浸泡洗浴,每次20分钟,每日2次。 温经散寒,暖肝健脾 肝寒夹湿黄疸(胁腹冷痛,呕吐)

外洗操作与护理要点

  1. 药液制备:一般药物加冷水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煎15-20分钟,滤取药液;苦寒药(如大黄、黄连)不宜久煎,以免破坏有效成分;温热药(如附子、肉桂)需先煎1小时以减毒。
  2. 温度控制:婴幼儿皮肤娇嫩,药液温度以37-39℃为宜;成人可略高(40-42℃),避免烫伤;洗浴前需用手腕内侧试温。
  3. 操作规范:洗浴时以药液浸湿皮肤为度,重点擦洗胸腹、背部(督脉、膀胱经循行部位)及四肢内侧;若配合穴位按摩,力度以局部微红、酸胀为度,每次5-10分钟。
  4. 护理事项:洗浴后立即用干毛巾擦干皮肤,避风防感冒;洗浴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之物;阴黄患者可适当食用生姜、红枣、山药等温脾之品。

注意事项

  1. 辨证用药:黄疸需分清阴阳寒热,阳黄误用温热药(如附子、干姜)可助热伤阴,阴黄误用苦寒药(如大黄、黄连)可伤脾败胃,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施治。
  2. 禁忌人群:皮肤破损、有感染或严重过敏体质者禁用;孕妇、月经期女性慎用活血化瘀类药浴(如赤芍、丹参)。
  3. 疗程观察:外洗法多作为辅助治疗,若黄疸持续加深(血清总胆红素>255μmol/L)、出现皮肤瘙痒、肝区疼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相关问答FAQs

Q1:婴幼儿黄疸外洗方可以自行调配吗?
A:不建议自行调配,婴幼儿体质特殊,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敏感性高,阳黄方中大黄、黄连等苦寒药过量可能引起腹泻,阴黄方中附子、肉桂等温热药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皮肤灼伤或内热,家长应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患儿黄疸类型、体质及月龄精确用药,并严格控制药液温度和洗浴时间,确保安全。

Q2:外洗治疗黄疸多久见效?需要注意什么?
A:外洗退黄的效果因人而异,一般轻症黄疸(如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配合正确护理,洗浴2-3天后可见皮肤色泽变浅;湿热黄疸(阳黄)需3-5日,寒湿黄疸(阴黄)可能需5-7日或更久,若洗浴3日后黄疸无改善,或出现精神萎靡、吃奶减少、大便陶土色等情况,需立即停药并就医,洗浴后需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若有异常应及时停用并咨询医师。

洗黄疸的中草药方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生肌敛疮的中草药有哪些?各自功效、适用病症及使用禁忌是什么?
« 上一篇 08-29
药材焙干的具体方法步骤有哪些?
下一篇 » 08-29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