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识别中草药图片对应的名称?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图片与名称的准确对应是学习、辨识和应用的基础,中草药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从根茎到花果,每种都具备独特的形态特征,结合名称能帮助人们直观理解其来源与功效,人参的主根呈圆柱形,表面浅黄棕色,有不规则纵皱纹,顶端有芦碗,下侧生多数细长的支根(参须),其名称“参”也暗含“参悟、滋补”之意;而金银花的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气清香,味微苦,名称则源于其初开时白色,后变黄色,黄白相间如金银,通过图片与名称的结合,不仅能避免混淆相似品种(如北沙参与南沙参),还能加深对中草药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的记忆,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草药图片与名称

以下为常见中草药的图片特征与名称、功效对照表,供参考:

名称 图片特征 性味归经 功效主治
人参 主根圆柱形,浅黄棕色,有纵皱纹,顶端芦碗明显,下侧生参须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黄芪 根长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纵皱纹,断面纤维性,粉性,皮部黄白色 甘,温;归脾、肺经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当归 根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断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浓郁的香气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枸杞 果实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具不规则皱纹,味甜 甘,平;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
金银花 花蕾棒状,上粗下细,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气清香,味微苦 甘,寒;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菊花 头状花序,呈类球形或扁球形,花序中央为舌状花(黄色或白色),边缘为管状花(黄色) 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薄荷 茎方形,叶对生,叶片呈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揉碎后有清凉香气 辛,凉;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甘草 根长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断面纤维性,黄白色,味甜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茯苓 菌核呈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有皱缩纹理,断面白色或淡棕色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三七 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丹参 根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暗红色,粗糙,有纵皱纹,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砖红色 苦,微寒;归心、肝经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黄连 根茎多分枝,呈簇状,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及须根痕,断面皮部暗棕色,木部金黄色 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板蓝根 根呈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纵皱纹及横生皮孔,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 苦,寒;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连翘 果实呈长卵形,表面黄棕色,两面各有1条明显的纵沟,多开裂为两瓣,表面有凸起的白色小斑点 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鱼腥草 茎呈圆柱形,表面棕黄色,有纵棱,叶互生,叶片心形,揉碎后有鱼腥气,根茎节明显 辛,微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中草药图片与名称的对应,不仅是识别的基础,更是理解中医药“取象比类”思维的关键,枸杞子因形似眼睛,传统认为能“明目”;茯苓生于松根,表面有瘤状突起,古人认为其“抱根而生,能渗湿安神”,这些通过形态特征联想的功效,通过图片与名称的结合能更直观地被记忆和应用,需要注意的是,中草药图片仅供参考,实际鉴别时需结合生长环境、采收季节、炮制方法等因素,避免因形态相似而误用(如“木通”有川木通与关木通之分,后者含马兜铃酸,有毒),中草药名称多含别名(如“地黄”生用称“生地黄”,蒸制后称“熟地黄”),需结合图片特征与炮制方法区分,确保用药安全。

相关问答FAQs

中草药图片与名称

Q1:如何通过图片准确识别中草药,避免混淆相似品种?
A:准确识别中草药需从形态特征入手,重点关注根、茎、叶、花、果的细节差异,北沙参与南沙参均为伞形科植物,但北沙参根细长、表面粗糙,断面有放射状纹理;南沙参根粗短、表面常有横纹,断面多裂隙,可借助放大镜观察细节,同时参考权威图鉴(如《中国药典》附图)或请教专业人士,避免仅凭模糊图片判断,注意生长环境(如野生与栽培形态差异)和采收部位(如全草与根茎),综合判断可提高准确性。

Q2:中草药名称和图片不一致时,可能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A:中草药名称与图片不一致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一是别名混淆,如“蚤休”与“七叶一枝花”为同一植物不同名称,图片特征一致;二是品种混淆,如“木通”有川木通(毛茛科)与关木通(马兜铃科),后者因毒性已少用,需核对学名;三是炮制差异,如“生地黄”图片为黑褐色块根,“熟地黄”则因蒸制呈乌黑色,质地柔软,处理时需查阅《中国药典》等专业资料,确认学名与正品特征,必要时送检药材成分,确保名称与实物对应,避免误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的名称及图片
« 上一篇 今天
治咳嗽常用中药材有哪些?不同证型咳嗽如何正确选用?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