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刀豆有何药用功效?使用时需注意哪些禁忌?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刀豆为豆科植物刀豆(Canavalia gladiata)的成熟种子,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药食同源的历史悠久,在《本草纲目》《本草从新》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其味甘、性温,归胃、肾经,具有温中下气、止呃逆、益肾补元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虚寒呃逆、呕吐、肾虚腰痛等症,因其温和有效,在临床和日常养生中均有应用。

药材刀豆

从来源来看,刀豆一年生缠绕草本,栽培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取种子,晒干入药,其种子呈扁卵形或肾形,长2-3.5cm,宽1-2cm,表面淡红色、红紫色或黄褐色,种脐凹陷,种皮坚硬,种仁白色,有豆腥气,以粒大饱满、色鲜艳、无虫蛀者为佳。

性味归经方面,刀豆甘温,温而不燥,补而不腻,入胃经可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入肾经能温肾助阳、强腰止痛,中医认为“胃气以和降为顺”,若寒邪犯胃或胃气虚弱,则气机上逆而致呃逆、呕吐,刀豆温中下气,使胃气和降,呃逆自止;肾阳不足者常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刀豆益肾补元,可缓解肾虚诸症。

功效主治上,刀豆的应用广泛,一是温中下气、止呃逆,适用于虚寒性呃逆,症见呃声低沉、脘腹冷痛,可单用刀豆研末冲服,或配丁香、柿蒂等增强温胃止呃之效;二是益肾补元,用于肾虚腰痛、头晕耳鸣,常与杜仲、续断、枸杞子等同用,以补肾强腰;三是调和脾胃,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可配党参、白术、干姜等健脾温中药物。

用法用量中,内服煎汤常用量为6-15g,打碎后入药可使其有效成分溶出;研末吞服,每次1-3g,温水送服,外用可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患处,治疗无名肿毒或跌打肿痛,使用时需注意,刀豆性温,阴虚火旺者慎用,症见潮热盗汗、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等,以免助热伤阴;生品含有微量毒性,需炒熟或煎煮后服用,避免生食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安全性需进一步考量。

药材刀豆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刀豆富含刀豆氨酸、刀豆球蛋白(ConA)、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及多种微量元素(如钙、磷、铁等),刀豆氨酸具有抗肿瘤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刀豆球蛋白能激活免疫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肠道菌群,刀豆提取物还具有抗氧化、降血糖等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

以下是刀豆基本信息表:

项目
拉丁学名 Canavalia gladiata
药用部位 成熟种子
性味 甘、温
归经 胃、肾经
主要功效 温中下气、止呃逆、益肾
传统主治 虚寒呃逆、呕吐、肾虚腰痛、脾胃虚寒
常用用量 煎汤6-15g;研末1-3g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慎用;生品需炒熟或煎煮;孕妇遵医嘱使用

相关问答FAQs

Q1:刀豆和普通食用刀豆有什么区别?
A1:刀豆作为药材和食用刀豆均来源于同种植物,但药用部位为成熟种子,且需经炮制(如炒制)后入药,注重其温中下气、益肾的功效;食用刀豆则多使用嫩豆荚或嫩豆粒,口感鲜嫩,常作为蔬菜烹饪,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但药用价值较低,需注意,食用刀豆若未煮熟,可能含有皂苷和植物血凝素,引起食物中毒,而药用刀豆因经炮制,毒性已降低。

药材刀豆

Q2:刀豆可以长期服用吗?
A2:刀豆药性温和,但不宜长期过量服用,长期服用可能因其温燥之性,导致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尤其阴虚火旺者更应避免,若需长期使用(如调理肾虚),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配伍滋阴药物(如麦冬、石斛),并定期调整用药方案,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菝葜有何药用功效及使用禁忌?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白曲究竟有何具体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