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真伪鉴别题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药材真伪鉴别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与疗效,由于中药材种类繁多、来源复杂,市场上常出现以伪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如用低价药材冒名贵药材,或人工制品冒充天然品,需通过系统方法进行鉴别。

药材真伪鉴别题

常见伪品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同科属近缘种伪充,如以豆科锦鸡儿根冒充黄芪;二是外形相似的非同科属植物伪充,如以商陆科商陆根伪充人参;三是人工伪造品,如用石膏、面粉压制的冬虫夏草,这些伪品在外观、性状上可能与真品相似,但内在成分和功效差异显著,甚至含有毒性成分,以人参为例,真品人参主根呈圆柱形,顶端有“芦碗”(茎基痕),体表有“珍珠点”(须根痕),味苦微甘;而伪品商陆根呈圆锥形,无芦碗和珍珠点,断面有“罗盘纹”(同心环纹),味甜且有刺激性,长期服用可能引发中毒。

鉴别药材需结合多种方法,其中性状鉴别是最基础、最实用的手段,通过观察药材的形状、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等,可初步判断真伪,真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花冠橙红色,花筒顶端有5个花药,聚成筒状,气味微香;而伪品菊科红花(如万寿菊)花冠呈黄色,花药分散,气味刺鼻,显微鉴别则适用于粉末状或组织破碎的药材,通过观察细胞特征(如淀粉粒、纤维、导管等)进行区分,如黄连粉末中可见黄色石细胞,而伪品黄连(如唐松根)无此特征,理化鉴别借助化学试剂或仪器分析,如黄连断面滴加稀盐酸,显红色(小檗碱反应);或通过薄层色谱比较成分斑点,真品与伪品的色谱图谱存在差异。

为更直观对比,以下列举几种常见药材的真伪鉴别要点:

药材真伪鉴别题

药材名称 真品特征 常见伪品特征 鉴别关键点
人参 主根圆柱形,有芦碗、珍珠点,味苦微甘 商陆根圆锥形,无芦碗,断面有罗盘纹,味甜 芦碗、珍珠点,味觉差异
黄芪 根圆柱形,表面栓皮脱落处有网纹,断面纤维性强,味甜 锦鸡儿根表面无网纹,断面纤维性弱,味淡 表面网纹、断面纤维性
西红花 柱头线形,暗红色,浸水后水呈黄色,气香 纸条染色(呈红色,水浸液为橙黄),无香气 浸水颜色、气味

典型案例中,冬虫夏草的真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呈“虫体+草”状,虫体有环纹8对,腹部有足4对;伪品亚香棒虫草的虫体环纹不明显,足3对,且子座多分枝,断面无“V”形纹,通过观察虫体足数、环纹及子座特征可有效区分。

药材真伪鉴别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普通消费者可先从性状入手,但若遇贵重药材或疑似伪品,应送至专业机构通过显微、理化等方法进行确证,避免误用导致不良后果。

FAQs:

药材真伪鉴别题

  1. 问:普通人购买药材时,有哪些简单方法初步鉴别真伪? 答:可通过“看、闻、摸、尝”简单判断:看外形是否符合该药材特征(如人参的芦碗、红花的颜色);闻气味是否自然(如真黄芪有豆腥味,伪品可能无);摸质地是否坚硬(如真枸杞子柔软,伪品可能用色素染色的僵子);尝味道是否对(注意安全,避免误尝有毒伪品),但需注意,这些方法仅作初步参考,无法完全替代专业鉴别。

  2. 问:为什么有些伪品外观和真品非常相似,如何有效区分? 答:伪品外观相似多因植物进化趋同(如花、根形态相似)或人工加工(如染色、伪造),有效区分需结合多维度特征:一是微观结构,如真品黄芪的纤维束与伪品锦鸡儿的纤维束排列不同;二是化学成分,真品含特定有效成分(如人参含人参皂苷),伪品可能不含或含不同成分;三是专业仪器检测,如DNA条形码技术可准确鉴定物种来源,对疑似伪品建议送检,避免仅凭外观判断。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哪里有收购白术药材的可靠渠道或地点?
« 上一篇 08-30
药材仙草图片
下一篇 » 08-3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