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许多药用植物的根部是入药的主要部位,而“根部开花”这一现象并非普遍存在,通常指植株在生长周期中,根部发育成熟后,地上部分抽出花茎并开花,此时根部药用成分积累达到高峰,或开花成为判断采收时机的标志,这类药材多为多年生草本,其生长周期与开花特性直接影响药用价值,以下从具体药材、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及采收关系等方面展开详细说明。
常见“根部开花”的药材及其特性
(一)人参
科属:五加科人参属
开花特征:生长3-5年后,每年7-8月从根茎顶端抽出单一花茎,高20-30厘米,伞形花序顶生,花小而多,初淡绿后转黄白色。
药用部位:根部(人参根),含人参皂苷、多糖等,具大补元气、复脉固脱功效。
与开花关系:开花标志植株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此时根部有效成分积累稳定,传统认为“开花参”药力较足,但种植中为避免养分消耗,常摘除花蕾促根部生长。
(二)黄芪
科属:豆科黄芪属
开花特征:生长2-3年后,7-8月从叶腋抽出总状花序,花冠蝶形,紫红色,密集排列成穗状,花期长达1个月。
药用部位:根部(黄芪根),含黄芪甲苷、黄酮类,具补气固表、利水消肿功效。
与开花关系:开花期是根部快速膨大期,药农常以“初花至盛花”为最佳采收期,此时根部纤维少、粉性足,有效成分含量达峰值。
(三)党参
科属:桔梗科党参属
开花特征:缠绕藤本,7-9月开钟状花,单生于枝顶,黄绿色带紫斑,花径2-3厘米,花后结蒴果。
药用部位:根部(党参根),含党参苷、生物碱,具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功效。
与开花关系:开花期根部肉质饱满,传统采收多在“花开八成”时,过早根部未充分发育,过晚则木质化增加,品质下降。
(四)桔梗
科属:桔梗科桔梗属
开花特征:6-9月开钟形花,单生于茎顶,花冠蓝紫色或白色,径3-5厘米,花时满枝如铃,故有“铃铛花”别称。
药用部位:根部(桔梗根),含桔梗皂苷、远志酸,具宣肺、利咽、祛痰功效。
与开花关系:开花是根部成熟的标志,传统认为“开花前采收根部易剥皮,粉性足”,而开花后根部中空,但现代种植为兼顾产量,多在盛花期采收。
(五)当归
科属:伞形科当归属
开花特征:生长第二年6-7月,复伞形花序顶生,白色小花,排列疏松,花后结双悬果,有浓郁香气。
药用部位:根部(当归根),含阿魏酸、挥发油,具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功效。
与开花关系:开花期根部木质化加速,有效成分转移,传统强调“未开花前采”,俗称“归头肥大”,开花后则品质下降,故种植中需控制抽薖(开花)。
(六)丹参
科属:唇形科鼠尾草属
开花特征:5-10月开轮伞花序,集成假总状,花冠紫红色,唇形,花期长达半年,适应性强。
药用部位:根部(丹参根),含丹参酮、丹酚酸,具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功效。
与开花关系:盛花期根部丹参酮含量最高,药农多在“花开至半”时采收,此时根部色泽红紫、有效成分积累充分。
(七)地黄
科属:玄参科地黄属
开花特征:4-5月开总状花序,花冠紫红色或黄色,唇形,下垂成串,花期可持续2个月。
药用部位:块根(地黄),含梓醇、地黄苷,具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功效(生地黄);经炮制为熟地黄后补血滋阴。
与开花关系:开花前块根快速膨大,传统认为“霜降前采,花开后采则虚”,但现代研究显示,开花期采收梓醇含量更高,需根据用药需求选择。
(八)板蓝根
科属:十字花科菘蓝属
开花特征:5-6月开总状花序,黄色十字形小花,排列疏松,花后结长角果,种子黑色。
药用部位:根部(板蓝根),含靛蓝、靛玉红,具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效。
与开花关系:开花期根部纤维化加剧,传统以“现蕾期”为采收适期,此时根部苦味重、有效成分足,开花后则木质化严重,药用价值降低。
药材“根部开花”现象的生态与药用意义
根部开花的药材多为多年生植物,其生长周期需经历营养生长(根、茎、叶)和生殖生长(花、果实)两个阶段,开花是植株成熟的标志,此时根部养分积累达到高峰,但也可能因生殖生长消耗养分而影响根部品质,因此采收时机的把握至关重要,人参、黄芪等以根部入药的药材,若任其开花结果,根部会变得糠心、松泡,有效成分下降,故种植中常需摘除花蕾;而当归、板蓝根等则强调“开花前采收”,以避免木质化,开花特性也为药材鉴定提供依据,如桔梗的“钟状蓝紫色花”、丹参的“轮伞紫红花”等,可作为野外识别的辅助特征。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为什么有些药材(如人参、黄芪)种植时要摘除花蕾,而有些(如当归、板蓝根)却强调开花前采收?
解答:这取决于药材的药用部位与生长特性,人参、黄芪以根部为主要药用部分,开花会消耗大量养分,导致根部膨大不足、有效成分降低,故需摘除花蕾,将养分集中于根部生长;而当归、板蓝根等在开花前根部已发育成熟,此时采收能获得最佳品质,若开花后植株进入生殖生长,根部会木质化、纤维增多,药用价值下降,部分药材(如地黄)需根据炮制需求选择采收期,生地黄可盛花期采,熟地黄则需经九蒸九晒,开花与否影响较小。
问题2:如何通过“根部开花”判断药材的采收适期?
解答:采收适期的判断需结合药材有效成分积累动态与开花阶段的对应关系,一般规律为:初花期(花朵刚开放时)根部有效成分开始达到高峰,盛花期(花朵开放率达50%-70%)时多数药材根部饱满、品质最佳,而末花期(花朵凋谢、结果时)则因养分转移或木质化导致品质下降,黄芪在盛花期采收,根长、粗均达标,黄芪甲苷含量最高;丹参则以花开至半时为宜,丹参酮含量达峰值,但具体药材需结合传统经验与现代检测,如当归需“未抽薖前采”,板蓝根以“现蕾期”为佳,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