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治眼疾的所有中草药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8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心主血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朝百脉,肾藏精生髓”,眼目的功能与脏腑经络气血密切相关,故眼疾多从肝、肾、心、脾等论治,中草药通过清热、养肝、活血、祛风、退翳等功效,对多种眼疾有较好疗效,以下按功效分类介绍常用治眼疾中草药,并附表格汇总关键信息。

能治眼疾的所有中草药

清热明目类

适用于肝火炽盛、风热犯目所致的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眼睑红肿等症,此类草药多性寒凉,能清肝泻火、解毒消肿。

  • 菊花:性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肝阳上亢、风热感冒引起的目赤涩痛常用,配伍枸杞子可增强养肝明目之效。
  • 决明子:性微寒,归肝、大肠经,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适用于肝火目赤、羞明多泪、目暗不明,炒制后可缓和寒性。
  • 桑叶:性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风热感冒或肺燥干咳引起的目赤模糊多用。
  • 青葙子:性微寒,归肝经,清泻肝火,明目退翳,用于肝火目赤、眼生翳膜,但脾虚便溏者慎用。
  • 密蒙花: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养肝,明目退翳,适用于肝热目赤、多泪羞明、目生翳膜,常配伍菊花、木贼。

清热明目类草药简表
| 药名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病症 | 注意事项 |
|--------|----------------|----------------------|------------------------|------------------|
| 菊花 | 微寒,肺、肝经 | 疏风清热,平肝明目 | 目赤肿痛,肝阳眩晕 | 脾胃虚寒者慎用 |
| 决明子 | 微寒,肝、大肠经 |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 肝火目赤,目暗不明 | 脾虚便溏者禁用 |
| 桑叶 | 寒,肺、肝经 |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 | 风热目赤,肺燥干咳 | 胃寒者不宜长期用 |
| 青葙子 | 微寒,肝经 | 清泻肝火,明目退翳 | 肝火目赤,眼生翳膜 | 脾虚便溏者慎用 |
| 密蒙花 | 微寒,肝经 | 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 肝热目赤,多泪羞明 | 无明显禁忌 |

养肝明目类

适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所致的视物模糊、眼干涩、夜盲症、视力减退等症,此类草药多性味甘平,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枸杞子:性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为“明目要药”,常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力减退,可单泡茶或配伍菊花、熟地黄。
  • 女贞子:性凉,归肝、肾经,滋补肝肾,明目乌发,适用于肝肾阴虚导致的目暗不明、视力减退,配伍墨旱莲(“二至丸”)可增强滋阴明目之效。
  • 菟丝子:性温,归肝、肾经,滋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安胎,适用于肝肾虚损引起的目昏视物不清,常配枸杞子、车前子。
  • 石斛:性微寒,归胃、肾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明目,适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目暗不明,配伍枸杞子可增强养阴明目作用。
  • 楮实子:性寒,归肝、肾经,补肾清肝,明目利尿,适用于肝肾虚亏、目生翳障、视物昏花,常配伍枸杞子、菟丝子。

养肝明目类草药简表
| 药名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病症 | 注意事项 |
|----------|----------------|----------------------|------------------------|------------------|
| 枸杞子 | 平,肝、肾经 |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视力减退,眼干涩 | 外感实热者慎用 |
| 女贞子 | 凉,肝、肾经 | 滋补肝肾,明目乌发 | 目暗不明,腰膝酸软 | 脾胃虚寒者慎用 |
| 菟丝子 | 温,肝、肾经 | 滋补肝肾,明目安胎 | 目昏视物不清,胎动不安 | 阴虚火旺者慎用 |
| 石斛 | 微寒,胃、肾经 | 益胃生津,滋阴明目 | 目暗不明,津伤口渴 | 温病早期不宜用 |
| 楮实子 | 寒,肝、肾经 | 补肾清肝,明目利尿 | 目生翳障,视物昏花 | 脾胃虚寒者慎用 |

活血明目类

适用于眼部气血瘀滞、目络不畅所致的眼底出血、视网膜病变、视力骤降等症,此类草药能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改善眼部微循环。

能治眼疾的所有中草药

  • 丹参: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消痈,常用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底出血,配伍三七、川芎可增强活血止血之效。
  • 川芎: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血中气药”,能上行头目,改善目络瘀阻,配伍当归、赤芍可治血瘀目痛。
  • 红花:性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适用于眼部瘀血阻滞、视物模糊,多外用或配伍其他活血药,孕妇禁用。
  • 三七:性温,归肝、胃经,化瘀止血,活血定痛,适用于眼底出血、眼外伤出血,既止血又化瘀,配伍蒲黄可增强止血作用。

活血明目类草药简表
| 药名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病症 | 注意事项 |
|------|----------------|----------------------|------------------------|------------------|
| 丹参 | 微寒,心、肝经 |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 眼底出血,视网膜病变 | 反藜芦者禁用 |
| 川芎 | 温,肝、胆经 |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 目络瘀阻,目痛头痛 | 阴虚火旺者慎用 |
| 红花 | 温,心、肝经 |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 眼部瘀血,视物模糊 | 孕妇禁用 |
| 三七 | 温,肝、胃经 |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 眼底出血,眼外伤 | 孕妇慎用 |

祛风明目类

适用于风邪侵袭、风热上扰所致的眼痒、流泪、眼睑痉挛、目赤涩痛等症,此类草药能祛风散邪、通络止痒。

  • 防风: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适用于风邪目痒、流泪,配伍荆芥、蝉蜕可增强祛风止痒之效。
  • 荆芥:性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止血,适用于风热目赤、眼痒流泪,炒炭后可止血,配伍防风(“荆防散”)可治风寒目疾。
  • 蔓荆子:性微寒,归膀胱、肝、胆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适用于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目多泪,配伍菊花、石膏可治风热目赤。
  • 白蒺藜:性平,归肝经,平肝疏肝,祛风明目,适用于肝阳上亢、目赤多泪、眼生翳膜,配伍菊花、枸杞子可平肝明目。

祛风明目类草药简表
| 药名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病症 | 注意事项 |
|----------|----------------|----------------------|------------------------|------------------|
| 防风 | 微温,膀胱、肝经 |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 风邪目痒,流泪 | 阴血虚者慎用 |
| 荆芥 | 微温,肺、肝经 | 祛风解表,透疹止血 | 风热目赤,眼痒流泪 | 表虚自汗者慎用 |
| 蔓荆子 | 微寒,膀胱、肝经 |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 风热头痛,目赤多泪 | 脾胃虚寒者慎用 |
| 白蒺藜 | 平,肝经 | 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 肝阳目赤,眼生翳膜 | 无明显禁忌 |

明目退翳类

适用于黑睛生翳(如角膜炎、角膜白斑)、目赤涩痛、视物模糊等症,此类草药能消散翳膜、明目退翳。

  • 谷精草:性平,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适用于风热目赤、眼生翳膜,配伍密蒙花、木贼可增强退翳之效。
  • 木贼:性平,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用于目赤多泪、眼生翳膜,配伍谷精草可治风热目疾。
  • 蝉蜕:性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止痉,适用于目赤肿痛、翳膜遮睛,配伍菊花、防风可疏风明目。
  • 密蒙花(前文已提及,兼具清热退翳功效):清热养肝,明目退翳,常用于肝热目赤、翳膜遮睛。

明目退翳类草药简表
| 药名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病症 | 注意事项 |
|----------|----------------|----------------------|------------------------|------------------|
| 谷精草 | 平,肝、肺经 |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 风热目赤,眼生翳膜 | 无明显禁忌 |
| 木贼 | 平,肺、肝经 |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 目赤多泪,眼生翳膜 | 气虚者慎用 |
| 蝉蜕 | 寒,肺、肝经 |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 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 孕妇慎用 |

能治眼疾的所有中草药

注意事项

中草药治疗眼疾需辨证论治,不同病因(如风热、肝火、肝肾阴虚、气血瘀滞)需选用不同功效的草药,不可盲目使用,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服用性寒的决明子、桑叶;孕妇慎用活血化瘀类(如红花、三七)及祛风类(如蝉蜕)药物,外用草药(如红花)需遵医嘱,避免刺激眼部,若眼疾严重(如急性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需及时就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相关问答FAQs

问:中草药治疗眼疾是否可以自行服用?
答:不建议自行服用,眼病因病机复杂,需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四诊辨证分型(如风热犯目、肝火炽盛、肝肾阴虚等),再根据患者体质、病情轻重选用合适草药及配伍,自行用药可能不对症,例如脾胃虚寒者误用寒凉之品(如决明子)可能加重腹泻,肝火旺盛者误用温补之品(如菟丝子)可能加重目赤,部分草药(如青葙子)有毒性或禁忌人群,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避免不良反应。

问:哪些常见眼疾适合用中草药调理?
答:中草药对部分慢性、功能性和轻中度眼疾有较好调理作用,如:①慢性结膜炎、视疲劳(表现为眼干涩、视物模糊):可用枸杞子、菊花、密蒙花养肝明目;②老年性黄斑变性(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配合丹参、三七、川芎活血化瘀,改善眼底微循环;③干眼症(肝肾阴虚型):用石斛、女贞子、麦冬滋阴润目;④角膜云翳、角膜白斑(稳定期):用谷精草、木贼、蝉蜕退翳明目,但急性眼疾(如急性青光眼、化脓性结膜炎)或严重器质性病变(如视网膜脱离),需以西医治疗为主,中草药作为辅助调理,不可替代常规治疗。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药材斑鸠植物的图片能体现哪些具体的药用识别特征?
« 上一篇 09-02
臭鼻症中医治疗有何良方?效果如何体现?
下一篇 » 09-0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