蛲虫病是儿童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以肛门、会阴部瘙痒,夜间尤甚,或伴睡眠不安、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中医称其为“蛲虫”“线虫”,认为其病因多与饮食不洁、虫积肠道、脾胃虚弱相关,治疗以杀虫止痒、调理脾胃为基本原则,内服外治相结合,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
中医对蛲虫病的认识
中医认为蛲虫“形甚细小,如菜中之白茅根,一虫之长仅及寸许”,其病因主要是误食沾有蛲虫卵的食物或水,或通过接触传播,虫卵在肠道内孵化,成虫寄居大肠,扰乱气机,湿热虫积下注肛门而致痒,病位在大肠,与脾、胃关系密切,若病程日久,可耗伤脾气,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形成虚实夹杂之证,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言:“蛲虫者,九虫内之一虫也,在于肠间,若脏腑气实,则虫动,其发痒,在于肛门,亦如候蚓状。”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蛲虫病强调辨证分型,根据患者体质、病程长短及症状表现,分为不同证型,分别施治,常见证型及治法如下表所示:
证型 | 主要表现 | 治法 | 主方 | 常用药物 |
---|---|---|---|---|
蛲虫证(湿热虫积型) | 肛门瘙痒,夜间尤甚,夜寐不安,烦躁易怒,或伴腹痛、纳差,大便干结或黏腻,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杀虫清热,化湿止痒 | 追虫丸合连梅丸加减 | 使君子、苦楝根皮、槟榔、雷丸、黄连、乌梅、木香、大黄(后下) |
脾胃虚弱型 | 蛲虫病日久,肛门瘙痒时轻时重,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形体消瘦,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 健脾益气,杀虫止痒 | 肥儿丸合安虫散加减 | 党参、白术、茯苓、使君子、槟榔、雷丸、胡黄连、神曲、麦芽 |
中药内治法
经典方剂应用
- 追虫丸:由使君子、槟榔、雷丸、干漆、木香、苦楝根皮等组成,功专杀虫,适用于蛲虫、绦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病,对蛲虫所致肛门瘙痒效果显著,可研末为蜜丸,每次3-6g,空腹温开水送服,小儿用量酌减。
- 连梅丸:由黄连、乌梅、阿胶、麦冬、生地等组成,具有清热养阴、安蛔止痛之效,适用于蛲虫病兼有阴虚内热者,症见肛门瘙痒、口干、手足心热等,可改为汤剂,水煎服,每日1剂。
- 肥儿丸:由党参、白术、茯苓、黄连、使君子、神曲等组成,健脾消积、清热杀虫,适用于脾胃虚弱兼有虫积的患儿,可改善食欲不振、形体消瘦等症状。
单味药与验方
- 使君子:为杀虫要药,对蛲虫、蛔虫均有较好效果,可炒香嚼服(成人每次10-15g,小儿每岁1-1.5g,总量不超过10g),或与百部、苦楝根皮等煎服。
- 苦楝根皮:苦寒有毒,能杀虫止痒,煎汤外洗或内服(成人每次6-9g,小儿3-6g),需注意过量可引起中毒,应遵医嘱使用。
- 百部百部膏:取百部30g,加水煎煮2次,取药液浓缩至100ml,加入凡士林调成20%软膏,每晚睡前涂于肛门周围,连用7-10天,可杀虫止痒,尤其适用于儿童。
- 大蒜汁:将大蒜捣烂取汁,加等量开水稀释,每晚睡前灌肠,保留10分钟,连续3-5天,利用大蒜素杀灭蛲虫,简单易行。
中医外治法
外治法是蛲虫病治疗的重要补充,尤其针对肛门瘙痒症状,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快速缓解不适。
- 熏洗法:取百部、苦楝根皮、蛇床子各30g,花椒15g,加水煎煮,先熏后洗肛门及会阴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连用5-7天,具有杀虫止痒之效。
- 敷药法:将雄黄散(雄黄、枯矾、冰片各等份,研细末)与麻油调成糊状,涂于肛门周围,或用百部粉、使君子粉撒于肛门皱襞处,可杀虫止痒,防止夜间抓挠。
- 贴脐法:将使君子、槟榔各等份研末,每次取3g填入脐中,用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通过脐部吸收药物,杀虫止痒,适合儿童使用。
针灸与推拿疗法
- 针灸:取长强、会阳、百会、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毫针针刺,用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分钟,可调和气血、杀虫止痒;或用艾条灸长强、百会,每次10-15分钟,适用于脾胃虚弱型患儿。
- 推拿:清大肠、揉龟尾、推下七节骨、摩腹,每次操作10-15分钟,每日1次,可通腑泻热、杀虫止痒,配合捏脊疗法,可健脾益气,增强体质。
预防与调护
中医强调“治未病”,蛲虫病的预防至关重要,首先需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避免儿童吸吮手指;勤换内裤、床单,并用开水烫洗,阳光下暴晒,杀灭虫卵;不共用毛巾、浴盆等个人物品,避免交叉感染;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及甘甜食物,以免助湿生虫,可适当食用南瓜子、榧子等驱虫食物,若家庭中有一人患病,需全家同时检查和治疗,防止重复感染。
相关问答FAQs
问:中医治疗蛲虫病多久能见效?需要连续用药多久?
答:中医治疗蛲虫病通常在用药3-5天后,肛门瘙痒症状可逐渐缓解;杀虫治疗需连续用药7-10天,以彻底杀灭成虫及虫卵,若为脾胃虚弱型,需在杀虫后继续调理脾胃1-2周,巩固疗效,具体疗程需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及用药反应调整,一般建议症状消失后复查大便,连续3次阴性为治愈。
问:儿童蛲虫病用中医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答:儿童用药需注意剂量精准,避免过量中毒,如苦楝根皮、使君子等有毒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外治法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肛门皮肤;治疗期间需配合饮食调理,忌食糖果、巧克力等甜食,减少虫卵繁殖;同时加强患儿个人卫生教育,纠正吸吮手指等不良习惯,并注意家庭环境卫生,防止重复感染,若用药后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