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乳痈的方剂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医治疗 正文

乳痈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乳房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临床以乳房结块、红肿热痛、伴发热等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乳痈的发生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或胃热炽盛、气血壅滞,加之乳络不畅、乳汁淤积,或外感风热火毒,导致乳络闭阻、郁而化热、肉腐成脓,治疗乳痈当分期论治,初期以疏肝清胃、通乳散结为主,成脓期以清热解毒、托里透脓为主,溃后期以益气和营、托毒生肌为主,方剂的选择需紧扣病机,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乳痈的方剂

乳痈的病因病机与治则

乳痈的发病核心在于“郁”“热”“淤”“虚”,其中肝郁胃热是根本,乳汁淤积是关键,外感邪毒是诱因,初期肝气郁结,胃热蕴蒸,乳络闭阻,表现为乳房结块、皮色微红、肿胀疼痛;若失治误治,热毒炽盛,肉腐成脓,则肿块增大、焮红疼痛、按之应指;溃后脓液排出,若气血亏虚,则余毒未清、疮口难愈,治则上初期以“消”为主,成脓期以“托”为主,溃后期以“补”为主,结合疏肝、清胃、通乳、解毒等法,灵活选用方剂。

中医治疗乳痈的经典方剂

(一)初期(郁乳期):疏肝清胃、通乳散结

此期以肝郁胃热、乳络淤阻为主,治宜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通乳散结,常用方剂如下:

  1. 瓜蒌牛蒡汤

    • 组成:瓜蒌、牛蒡子、天花粉、黄芩、陈皮、栀子、银花、连翘、柴胡、甘草、青皮。
    • 功效:疏肝清胃、通乳散结。
    • 主治:乳痈初期,乳房结块、肿胀疼痛、皮色微红或皮色不变、恶寒发热、口渴、便秘、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 方义:方中瓜蒌、牛蒡子清热化痰、散结通乳;柴胡、青皮、陈皮疏肝理气;银花、连翘、黄芩、栀子清热解毒;天花粉生津排脓;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清热、散结通乳之效,为乳痈初期的代表方。
  2. 柴胡疏肝散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 组成:柴胡、白芍、陈皮、川芎、香附、当归、金银花、白芷、防风、贝母、天花粉、乳香、没药、甘草。
    •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消肿、解毒透络。
    • 主治:肝郁气滞较甚,乳房肿块坚硬、疼痛剧烈、情绪抑郁、胸胁胀满者。
    • 方义: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合仙方活命饮(金银花、白芷、防风、贝母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共奏疏肝通络、消肿散结之功,适用于肝郁气滞型乳痈初期。

(二)成脓期: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此期热毒炽盛,肉腐成脓,治宜清热解毒、托里透脓,促使脓液外泄,避免毒邪内陷。

中医治疗乳痈的方剂

  1. 透脓散

    • 组成:黄芪、穿山甲、川芎、当归、皂角刺。
    • 功效:益气托毒、透脓溃坚。
    • 主治:乳痈成脓期,肿块增大、焮红疼痛、按之应指、身热不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方义:黄芪益气托毒,为“疮家圣药”;穿山甲、皂角刺穿透经络、溃坚排脓;当归、川芎活血养血,助托毒外出,本方为透脓代表方,常合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加减,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2. 五味消毒饮合透脓散

    • 组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黄芪、穿山甲、当归、皂角刺。
    • 功效: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 主治:热毒壅盛型乳痈成脓期,乳房红肿热痛、肿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伴高热、口渴、烦躁。
    • 方义: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消散疔疮,合透脓散益气托毒、排脓外出,共奏清热解毒、托脓溃坚之效,适用于成脓期热毒炽盛者。

(三)溃后期:益气和营、托毒生肌

此期脓液已泄,若气血亏虚,则余毒未清、疮口难愈,治宜益气养血、托毒生肌。

  1. 托里消毒散

    • 组成:黄芪、皂角刺、金银花、甘草、桔梗、白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茯苓、人参。
    • 功效:益气托毒、消肿生肌。
    • 主治:乳痈溃后,脓液清稀、疮口久不收口、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
    • 方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营;黄芪、皂角刺托毒生肌;金银花、白芷、桔梗解毒排脓,全方攻补兼施,适用于溃后期气血亏虚、余毒未清者。
  2. 四物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中医治疗乳痈的方剂

    •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党参、茯苓、白术、山药、莲子、薏苡仁、黄芪、金银花。
    • 功效:益气养血、健脾生肌。
    • 主治:溃后期气血双虚,疮口肉芽淡红、脓液清稀、伴纳差、便溏、乏力者。
    • 方义:四物汤养血和营,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合黄芪托毒生肌、金银花解毒,共奏扶正祛邪、生肌收口之效。

方剂加减应用与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时,需根据患者具体症状灵活加减:若肝郁甚者,加郁金、香附;胃热甚者,加石膏、知母;乳汁淤积甚者,加王不留行、路路通;发热恶寒者,加荆芥、防风;肿块硬痛者,加乳香、没药;溃后期阴虚者,加麦冬、沙参。

乳痈治疗需注意:① 保持乳头清洁,避免乳汁淤积,哺乳期妇女应定时哺乳,若乳汁过多可用吸乳器吸尽;② 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以免助热生毒;③ 情志调畅,避免抑郁恼怒,以免加重肝郁;④ 成脓期应及时切开引流,避免脓毒内陷;⑤ 溃后期若疮口久不收口,需排除乳漏或结核可能。

经典方剂简表

方剂名称 主要组成 功效 主治阶段 核心症状
瓜蒌牛蒡汤 瓜蒌、牛蒡子、柴胡、银花、连翘 疏肝清胃、通乳散结 初期(郁乳期) 乳房结块、微红疼痛、恶寒发热
透脓散 黄芪、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 益气托毒、透脓溃坚 成脓期 肿块焮红、按之应指、身热不退
托里消毒散 黄芪、人参、当归、金银花、白芷 益气托毒、消肿生肌 溃后期 疮口久不收口、脓液清稀、神疲乏力
五味消毒饮 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 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各期热毒炽盛 乳房红肿热痛、高口渴、烦躁

相关问答FAQs

Q1:乳痈初期可以自行服用瓜蒌牛蒡汤吗?
A:乳痈初期虽以肝郁胃热为主,但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若患者为风寒外束(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口不渴)或脾胃虚寒(便溏、纳差、舌淡苔白),则不宜服用瓜蒌牛蒡汤(性偏寒凉),若肿块已形成波动感(成脓期),需及时就医,避免误用消散方剂导致毒邪内陷,建议出现乳痈症状后,先由中医师辨证,再根据具体证型选用方剂,切勿自行盲目用药。

Q2:哺乳期患乳痈是否需要停止哺乳?
A:哺乳期患乳痈时,一般不建议完全停止哺乳,原因有二:① 哺乳可促进乳汁排出,缓解乳络淤积,有助于消散肿块;② 婴儿吸吮可促进泌乳反射,避免乳汁淤积加重,但需注意:若乳房出现脓肿(按之应感),或婴儿有口腔疾患,应暂停患侧哺乳,用吸乳器吸尽乳汁,并对乳头进行消毒;健侧乳房可继续哺乳,哺乳前后需用温开水清洗乳头,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扩散,若病情严重(如高热、脓毒血症),应及时就医,必要时暂停哺乳并配合抗感染治疗。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肺心病中医治疗处方的辨证论治与组方原则是什么?
« 上一篇 09-05
药材质量下滑是否加速中医消亡?
下一篇 » 09-05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