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医治疗 正文

咽炎在中医属“喉痹”范畴,病位在咽喉,与肺、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中医认为,外感风热、风寒之邪,或内伤饮食、情志不畅,导致肺胃热盛、阴虚火旺、痰瘀互结等,均可引发咽喉不适,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结合中药内服、针灸、外治及饮食调护等多维度调理,旨在调和气血、滋养阴液、清利咽喉,以下从辨证分型、具体治法、调护要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医治疗咽炎的方法。

咽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辨证分型与中药内治

中医治疗咽炎的核心是“辨证论治”,根据不同证型选择对应治法与方药,临床常见证型及治疗方案如下:

证型 主要症状 治法 代表方剂 常用药物
风热袭肺证 咽部干燥、灼热,吞咽时加重,咽痛,伴发热、咳嗽、痰黄黏稠,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疏风清热,利咽解毒 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桔梗、甘草、芦根、竹叶
风寒束肺证 咽部微痒、微痛,吞咽不利,伴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疏风散寒,宣肺利咽 六味汤加减 荆芥、防风、桔梗、甘草、薄荷、僵蚕、紫苏叶
肺胃热盛证 咽部剧痛、吞咽困难,痰黄黏稠,伴高热、口渴喜饮、便秘,舌红苔黄厚,脉洪数。 清泄肺胃,解毒利咽 清咽利膈汤加减 黄芩、黄连、栀子、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玄参、大黄、芒硝(后下)
阴虚火旺证 咽部干燥、微痛,干咳少痰,伴手足心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降火,清利咽喉 知柏地黄汤加减 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麦冬、玄参、桔梗
痰瘀互结证 咽部异物感明显,痰黏难咯,咽部暗红,伴胸闷、舌暗有瘀斑,苔腻,脉涩。 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会厌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赤芍、陈皮、半夏、茯苓、僵蚕、甘草、桔梗

中成药应用

针对轻症或慢性咽炎,可选用中成药辅助治疗,如:

  • 风热证: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蓝芩口服液,清热解毒;
  • 阴虚证:金嗓利咽丸、玄麦甘桔颗粒,滋阴利咽;
  • 痰瘀互结证:甘桔冰梅片,化痰散结、消肿利咽。

针灸与推拿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经络腧穴,调节气血运行,缓解咽部不适,临床常用穴位及操作如下:

咽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针灸取穴

  • 主穴:廉泉(任脉,位于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中)、天突(任脉,胸骨上窝正中)、合谷(手阳明大肠经,手背第1、2掌骨间)、太溪(足少阴肾经,内踝后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 配穴:风热证配曲池、尺泽;阴虚证配照海、三阴交;痰瘀互结配丰隆、血海。
  • 操作方法:廉泉、天突针刺时需注意深度,避免伤及气管,采用平补平泻法;合谷、太溪用提插捻转法,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推拿按摩

  • 按揉天突穴:用食指指腹按揉天突穴1-2分钟,局部酸胀为度,可缓解咽痛、异物感;
  • 推桥弓:用拇指推揉耳后至锁骨处的桥弓穴,左右各30次,可清利头目、利咽;
  • 拿风池:用拇指与食指拿捏风池穴(项后枕骨下斜方肌上端凹陷处)1分钟,疏风解表、通络止痛。

外治法

外治法可直接作用于咽部,快速缓解症状,常用方法包括:

含漱法

  • 金银花薄荷含漱液:金银花15g、薄荷10g、甘草6g,煎水取汁,待温后含漱,每日3-5次,适用于风热、肺胃热盛证;
  • 淡盐水含漱:温开水500ml加食盐5g,溶解后含漱,每日2-3次,清洁咽部,缓解黏膜充血。

吹药法

  • 冰硼散:取少许吹于咽部,每日2-3次,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咽部红肿疼痛者;
  • 锡类散:吹于患处,每日2-3次,化腐生肌、解毒利咽,适用于咽部溃烂者。

雾化吸入

  • 鱼腥草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2ml加生理盐水10ml,超声雾化吸入,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清热解毒、抗炎消肿。

饮食与情志调护

饮食调护

  • 风热证:宜食疏风清热之品,如梨、荸荠、白萝卜,忌辛辣、油炸食物;
  • 阴虚证:宜食养阴生津食物,如百合、银耳、蜂蜜、山药,忌羊肉、辣椒等温燥之品;
  • 痰瘀互结证:宜食健脾化痰、活血化瘀食物,如山楂、陈皮、冬瓜,忌肥甘厚味、生冷食物。

情志调护

中医认为“怒伤肝”“思伤脾”,情志不畅易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灼伤咽部,需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调节情绪。

生活调护

  • 避免过度用嗓:减少大声说话、喊叫,让咽喉充分休息;
  • 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避免细菌滋生;
  • 改善环境:避免接触粉尘、烟雾,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湿度控制在50%-60%);
  •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关问答FAQs

问:中医治疗咽炎多久能见效?
答:中医治疗咽炎的见效时间与病情轻重、证型及患者体质相关,急性咽炎(如风热袭肺证)若辨证准确,通过中药内服结合外治法,通常3-5天可缓解症状;慢性咽炎(如阴虚火旺证、痰瘀互结证)病程较长,需调理脏腑功能,一般需2-4周以上才能显著改善,且需坚持治疗与调护,避免复发。

咽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问:咽炎反复发作,中医如何调理?
答:咽炎反复发作多与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中医调理需从“扶正固本”入手:① 辨证调补:阴虚者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滋阴;气虚者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益气固表;② 内外同治:结合针灸(如艾灸足三里、关元温补阳气)、中药含漱、雾化等外治法;③ 生活管理:避免诱发因素(如烟酒、辛辣食物),规律作息,增强体质,减少复发。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全国中草药汇编图
« 上一篇 09-11
中草药青叶胆图片
下一篇 » 09-1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