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称为“肺炎喘嗽”,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壑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婴幼儿,中医认为小儿肺炎的发生发展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外感风邪、内伤乳食、痰热互结是主要病因病机,治疗以“宣肺开闭、化痰止咳、清热解毒”为基本原则,强调辨证论治与整体调节相结合,在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及改善体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中医对小儿肺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中医认为小儿肺炎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主要为风邪(风寒、风热)侵袭,从口鼻或皮毛而入,壅遏肺气,肺气郁闭,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阻气道,发为咳嗽、气促;若风热之邪化火,或外寒入里化热,则可形成痰热闭肺证,内伤因素多因乳食不节,脾失健运,内生痰浊,上贮于肺,复感外邪,引动痰湿,形成痰热互结;或素体虚弱,肺脾气虚,卫外不固,易感外邪,病程迁延,转为正虚邪恋证,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脾、肝、肾等脏腑,病理性质以实证、热证为主,重症可出现心阳虚衰、邪陷厥阴等变证。
中医辨证论治
小儿肺炎的中医治疗需根据病程阶段、患儿体质及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分型,常见证型及治法方药如下:
证型 | 临床表现 | 治法 | 代表方剂 |
---|---|---|---|
风寒闭肺证 | 恶寒发热,无汗,呛咳气急,咳声不扬,痰白清稀,口唇淡红,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 宣肺散寒,化痰止咳 | 华盖散加减(麻黄、杏仁、甘草、桑白皮、苏子、茯苓等) |
风热闭肺证 | 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无汗,咳嗽气急,痰黄黏稠,咽红肿痛,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 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金银花、连翘、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桔梗等) |
痰热闭肺证 | 壮热烦躁,喉间痰鸣,咳嗽剧烈,气急鼻煽,痰稠色黄,口唇紫绀,咽红,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葶苈子、桑白皮、黄芩等) |
阴虚肺热证 | 病程较长,低热盗汗,干咳无痰,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舌红少津、苔花剥或少苔,脉细数 | 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 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桑叶、扁豆、甘草等) |
肺脾气虚证 | 咳嗽无力,痰白清稀,气短懒言,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 |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 | 六君子汤加味(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黄芪、生姜等) |
常用中医特色疗法
-
中药汤剂内服:根据辨证分型选用方剂,如风寒闭肺证可加用细辛、干姜温肺化饮;痰热闭肺证热重者加用鱼腥草、黄芩清热解毒;阴虚肺热证加用百合、百部养阴润肺,汤剂宜少量频服,避免呕吐影响药效。
-
小儿推拿疗法:适用于各型肺炎辅助治疗,常用手法包括:
- 清肺经:自无名指末节横纹推向指尖,100-300次,宣肺止咳;
- 推揉膻中:两拇指指腹按揉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100-300次,宽胸理气;
- 揉肺俞:两拇指按揉背部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100-300次,调肺气;
- 分推肩胛骨:两拇指沿肩胛骨内侧缘从上向下分推100-300次,化痰平喘。
-
中药穴位贴敷:选用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等药物研末,用姜汁调敷于肺俞、膻中、定喘等穴位,每次2-4小时,每日1次,适用于风寒闭肺证、痰湿蕴肺证,可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
中药雾化吸入:选用鱼腥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物,或麻黄、杏仁、甘草等宣肺化痰药物,通过雾化器吸入,直达病所,适用于痰热闭肺证,可快速缓解咳嗽、气急症状。
-
拔罐疗法:在背部膀胱经(大杼至肾俞穴)走罐或闪罐,以皮肤潮红为度,适用于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可疏通经络、宣肺解表。
中医调护要点
-
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小米粥、蔬菜泥、蒸蛋等,忌辛辣油腻、生冷甜腻之品(如肥肉、冰淇淋、糖果),以免助湿生痰;风热闭肺证可食用梨、荸荠、白萝卜等清热化痰之品;阴虚肺热证可食用百合、银耳、山药等养阴润肺。
-
生活调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18-22℃),湿度50%-60%,避免受凉;患儿衣被不宜过厚,以免影响散热;发热者及时补充水分,可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
-
情志调护:小儿情绪易波动,哭闹可加重气促,应多安抚,避免惊吓;家长需配合治疗,树立信心,帮助患儿保持情绪稳定。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小儿肺炎中医治疗需要多久见效?
答: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的见效时间与病情轻重、证型及患儿体质密切相关,一般而言,轻症肺炎(如风寒闭肺证、风热闭肺证)经规范治疗3-5天,发热、咳嗽等症状可明显缓解;重症肺炎(如痰热闭肺证)需7-10天症状逐渐改善;阴虚肺热证、肺脾气虚证等慢性病程者,需2-3周甚至更长时间,若治疗3天症状无缓解或加重,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结合西医治疗。
问题2:中医治疗小儿肺炎能避免用抗生素吗?
答: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可改善症状、调节体质,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对于轻症病毒性肺炎,中医治疗常可取得满意疗效,无需使用抗生素;若为细菌感染、重症肺炎或出现高热、气促、紫绀等严重症状时,需在西医抗感染、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中医与西医并非对立,而是优势互补,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