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名与图如何对应?有何识别与实用价值?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与疾病斗争的经验结晶,其名称往往蕴含着传统医学的智慧,而形态特征则是辨别其真伪优劣的重要依据,许多中草药的命名源于其生长环境、形态特性、功效或药用部位,如“防风”因能御风而得名,“金银花”则因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似金银双色,通过观察中草药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结合传统命名,不仅能准确辨识品种,更能理解其药用价值,以下将从常见中草药的名称、形态特征(图描述)及功效展开介绍,并以表格形式汇总关键信息。

中草药名和图

根茎类中草药

根茎类中草药多取自植物的地下部分,其形态往往与生长年限、土壤环境密切相关,是临床常用的补益、祛湿、清热药。

黄芪

名称由来:“芪”通“耆”,意为长者,黄芪久服可延年益寿,故名。
形态特征(图描述):药材呈圆柱形,少有分枝,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硬而韧,断面纤维性强,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形成层环浅棕色,饮片切片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切面皮部浅黄色,木部有放射状纹理,菊花心明显。
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甘草

名称由来:“甘”指其味甜,“草”为类属,故名。
形态特征(图描述):根呈长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明显的纵皱纹、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而重,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央有髓。
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叶类中草药

叶类中草药多取自植物的干燥叶片,其形态、颜色、气味是鉴别关键,多用于疏散风热、清肺止咳。

薄荷

名称由来:“薄”指其叶轻薄,“荷”为谐音,形容其茎叶似荷而气味清凉。
形态特征(图描述):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长15-60cm,直径0.2-0.4cm,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质脆,断面白色,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展平后呈宽披针形、长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7cm,宽1-3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沿脉有微柔毛,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中草药名和图

艾叶

名称由来:相传唐代孙思邈常以“艾”灸疗疾,且艾叶可辟邪,故名“艾”。
形态特征(图描述):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长5-8cm,宽4-6cm,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上表面深绿色或灰绿色,有稀疏的白色腺点,下表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揉搓后有特异清香,气香特异,味微苦辛。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

花类中草药

花类中草药以其入药部位的花序、花蕾或花瓣入药,形态娇嫩,气味芬芳,多用于清热解毒、活血调经。

金银花

名称由来:花蕾初开时为白色,后转为黄色,黄白相间似金银,故名。
形态特征(图描述):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枚,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枚,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功效: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菊花

名称由来:“菊”通“鞠”,意为“穷”,言其花谢后不落,花瓣卷曲如拳,故名。
形态特征(图描述):头状花序,直径1.5-3cm,总苞由3-4层苞片组成,外层苞片卵形或条形,边缘膜质,中层苞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内层苞片长椭圆形,干膜质,舌状花位于花序边缘,雌性,花瓣数层,类白色、黄色、淡红色或淡紫色;管状花位于花序中央,两性,黄色,顶端5齿裂,体轻,松软,气清香,味甘、微苦。
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果实种子类中草药

果实种子类中草药多取自植物的成熟果实或种子,形态多样,多用于补益肝肾、润肠通便、清热明目。

中草药名和图

枸杞子

名称由来:“枸”指其枝条弯曲,“杞”为木名,合称“枸杞”;果实形似“狗”眼,故俗称“狗杞子”。
形态特征(图描述):果实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长6-20mm,直径3-10mm,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具不规则的皱缩,果皮柔韧,有光泽,果实一端有白色果柄痕,另一端有花柱痕,种子多数,肾形,种皮浅黄色或棕黄色,质柔软,气微,味甜、微酸。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决明子

名称由来:此草“明目之功甚大”,故称“决明”。
形态特征(图描述):种子呈菱状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而倾斜,形似马蹄,长3-7mm,宽2-4mm,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背腹面各有一条突起的棱线,棱线两侧各有1条浅色线形凹纹,质坚硬,种皮薄,子叶2片,黄色,呈“S”形折曲,气微,味微苦。
功效: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中草药基本信息汇总表

名称 药用部位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黄芪 甘,温;归脾、肺经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
甘草 根及根茎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薄荷 地上部分 辛,凉;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艾叶 辛、苦,温;归肝、脾、肾经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金银花 花蕾 甘,寒;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菊花 头状花序 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枸杞子 成熟果实 甘,平;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决明子 成熟种子 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相关问答FAQs

Q1:中草药的“四气五味”指的是什么?如何指导用药?
A:“四气”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反映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疾病性质的影响,如寒性药能清热热,热性药能祛寒凉;“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不同味性有不同功效,如辛能发散、甘能补益、酸能收敛,指导用药时,需根据患者体质和病症性质:实热证用寒凉药(如金银花),虚寒证用温热药(如黄芪);表证用辛味药解表(如薄荷),久泻脱肛用酸味药收敛(如乌梅)。

Q2:如何简单辨别常见中草药的真伪?
A:辨别中草药真伪需结合“看、闻、尝、摸”四法:看形态,如黄芪断面有“菊花心”,决明子呈马蹄形;闻气味,如薄荷揉搓后有清凉香气,艾叶有特异清香;尝味道,如甘草味甜,枸杞子味甜微酸;摸质地,如甘草质坚实,枸杞子柔韧,需警惕人工染色或掺伪,如用硫磺熏制的菊花颜色过白、气味刺鼻,劣质枸杞子可能被糖水浸泡增重,若难以辨别,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或咨询专业药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药材批发网站
« 上一篇 09-20
随州市药材年产值究竟达多少?
下一篇 » 09-2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