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中药材怎么选?搭配、禁忌、功效需掌握清楚!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冬季养生以“藏”为核心,中医认为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此时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注重温补固本、滋阴润燥,通过合理使用中药材调理身体,为来年健康打下基础,冬季养生中药材需根据体质选择,主要围绕温补肾阳、滋补肾阴、健脾益气、润肺止咳及安神五个方面展开,以下为具体介绍。

冬季养生中药材

温补肾阳类:固护生命之根本

冬季肾阳易虚,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精神萎靡等症状,需选用温补肾阳的中药材以“扶阳固本”,常用药材包括: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适用症状 参考用量 注意事项
鹿茸 甘咸温,归肾肝经 峻补肾阳、益精血 肾阳虚衰所致的畏寒、阳痿、宫冷 1-3g(研末吞服) 阴虚火旺者忌用,防止上火
肉桂 辛甘大热,归心肝脾肾经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腰膝冷痛、四肢厥冷、阳虚水肿 2-5g(后下) 不宜久煎,孕妇慎用
杜仲 甘温,归肝肾经 补肝肾、强筋骨 腰膝酸痛、肝肾不足 10-15g(炒用) 阴虚火旺者不宜
巴戟天 辛甘微温,归肾肝经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阳痿遗精、宫冷不孕、风湿痹痛 6-12g 阴虚火旺、实热者忌用
淫羊藿 辛甘温,归肝肾经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阳尿频、腰膝无力、风湿麻木 6-12g 阴虚火旺、高血压患者慎用

此类药材多性温热,适用于阳虚体质者,但需避免过量食用,以防“上火”,日常可搭配羊肉、生姜等食材炖煮,如“当归生姜羊肉汤”,温补效果更佳。

滋补肾阴类:润燥养阴以平衡阴阳

冬季气候干燥,易伤阴液,表现为口干咽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症状,需选用滋补肾阴的中药材以“滋阴润燥”,常用药材包括: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适用症状 参考用量 注意事项
枸杞子 甘平,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视力模糊 6-12g(泡茶) 外感实热者忌用
熟地黄 甘微温,归肝心肾经 滋阴养血、填精益髓 血虚萎黄、头晕心悸、肝肾阴虚 9-15g(砂仁拌用) 脾胃虚弱、便溏者慎用
山茱萸 酸微温,归肝肾经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腰膝酸软、遗尿尿频、崩漏带下 6-12g 湿热实邪者忌用
女贞子 甘苦凉,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明目乌发 肝肾阴虚所致的视力减退、须发早白 6-12g 脾胃虚寒者慎用
石斛 甘微寒,归胃肾经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 6-12g(煎汤) 湿温未化燥者忌用

滋阴药材多性滋腻,脾胃虚弱者可搭配陈皮、砂仁等行气健脾,避免“滋腻碍胃”,日常可泡“枸杞菊花茶”或煮“石斛麦冬粥”,滋阴润燥效果显著。

冬季养生中药材

健脾益气与润肺止咳类:调补后天之本,护卫娇肺

冬季脾胃功能易减弱,且气候干燥易伤肺,需健脾益气以助生化,润肺止咳以护肺脏。

健脾益气类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适用症状 参考用量 注意事项
黄芪 甘微温,归脾肺经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气虚乏力、自汗、中气下陷 9-30g 实证、热证者忌用
党参 甘平,归脾肺经 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脾肺气虚、食少倦怠、气血两虚 9-30g 实热证者忌用
白术 甘苦温,归脾胃经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脾虚食少、腹胀泄泻 6-12g 阴虚内热者忌用
山药 甘平,归脾肺肾经 健脾益肺、固肾益精 脾虚泄泻、肺虚咳嗽、肾虚遗精 15-30g 湿盛中满者忌用

润肺止咳类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适用症状 参考用量 注意事项
百合 甘微寒,归心肺经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肺燥咳嗽、虚烦失眠 10-30g 风寒咳嗽者慎用
银耳 甘淡平,归肺胃肾经 滋阴润肺、益气和血 燥咳无痰、虚劳咳嗽 3-10g(煮羹) 外感风寒者忌用
川贝母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肺热燥咳、干咳少痰 3-10g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沙参 甘微寒,归肺胃经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肺热燥咳、阴虚劳嗽 9-15g 风寒咳嗽者慎用

健脾益气药材可搭配大米煮粥(如“黄芪山药粥”),润肺止咳药材可炖梨(如“川贝炖雪梨”),兼顾调理与日常食用。

安神类:调和情志,安稳过冬

冬季日照减少,易出现情绪低落、失眠多梦等症状,需选用养心安神的中药材,常用包括:

  • 酸枣仁:甘酸平,归心肝经,养心益肝、安神敛汗,适用于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煎汤10-15g(炒香增强安神),便溏者慎用。
  • 柏子仁: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润肠通便,适用于心悸失眠、肠燥便秘,煎汤10-20g,痰多胃胀者忌用。
  • 远志:苦辛温,归心肺肾经,安神益智、祛痰开窍,适用于惊悸失眠、健忘,煎汤3-9g,实热、痰火者忌用。

日常可泡“酸枣仁茶”或煮“柏子仁粥”,改善睡眠质量,调和情志。

冬季养生中药材

注意事项

  1. 辨体质进补:阳虚选温补(鹿茸、肉桂),阴虚选滋阴(枸杞、熟地),气虚选健脾(黄芪、党参),忌盲目跟风。
  2. 用量适度:温补药材过量易上火(如肉桂致口干),滋阴过量易碍胃(如熟地致腹胀),需根据体质调整用量。
  3. 搭配合理:温补药材可搭配陈皮、砂仁行气防滋腻;滋阴药材可搭配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4. 特殊人群:孕妇慎用活血类(如当归)、峻下类(如巴戟天);儿童、老人用量减半;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经典药膳方举例

  • 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250g,当归15g,生姜10g,炖煮2小时,温中补血,适合阳虚怕冷者。
  • 百合银耳羹:百合20g,银耳15g,冰糖适量,炖煮1小时,润肺止咳,适合肺燥咳嗽者。
  • 黄芪山药粥:黄芪30g,山药50g,大米100g,煮粥,健脾益气,适合气虚乏力者。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冬季进补所有人都适合用鹿茸、肉桂等温补药材吗?
解答: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鹿茸、肉桂等温补药材主要适用于肾阳虚体质者(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若为阴虚体质(口干舌燥、五心烦热)或实热体质(面红目赤、口苦便秘),服用此类药材会加重“上火”症状,孕妇、高血压患者、感冒发热者应禁用或慎用,进补前最好咨询中医师辨明体质。

问题2:冬季养生中药材可以长期服用吗?
解答:不建议长期单一服用,虽然部分药材(如枸杞、山药)药性平和可长期适量食用,但多数药材(如黄芪、熟地、鹿茸)长期服用可能产生副作用:黄芪过量致气滞腹胀,熟地过量滋腻碍胃,鹿茸过量易上火,中药材使用应遵循“中病即止”原则,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制定周期性进补方案,搭配饮食调理(如羊肉、萝卜)和生活方式调整(早睡晚起、适度运动),综合养生效果更佳。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陕西可以种植什么药材
« 上一篇 09-24
辣木子是什么药材?它的药用功效和适用人群有哪些?
下一篇 » 09-24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