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补骨贝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补骨贝是传统中医药中具有独特配伍价值的组合药材,由补骨脂与贝类药材(常以川贝母或海螵蛸为主,临床以川贝母配伍更为常见)组成,其名称中“补骨”取自补骨脂温肾补骨、固本培元之效,“贝”则源于贝母润肺化痰、清热散结或海螵蛸收敛止血、固精止带的特性,体现了中医“药有专长,合用增效”的配伍智慧,在历代医籍中,二者配伍应用广泛,既可温肾助阳以治本,又能润肺化痰、收敛固涩以治标,适用于肾虚阳痿、肺虚咳喘、遗精带下等多种病症,其临床价值得到历代医家的肯定与验证。

药材补骨贝

药材来源与性味归经

补骨贝的核心组分包括补骨脂与贝母(以川贝母为代表),二者来源、性味归经各具特点,配伍后可调和药性,增强疗效。

补骨脂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四川、河南、陕西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烘干,其味辛、苦,性温;归肾、脾经,辛温能散,苦温能燥,入肾经可温补肾阳、固精缩尿,入脾经能温脾止泻、纳气平喘,是临床常用的温肾助阳药,尤善治肾阳不足诸症。

川贝母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或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等地,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时采挖,晒干或低温干燥,其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苦能降泄,甘能润补,微寒清热,入肺经可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入心经能散结消痈,尤善治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及痰火郁结之瘰疬疮肿。

药材补骨贝

功效主治与配伍机制

补骨贝配伍后,通过“温清并用、补敛兼施”的机制,兼顾肾阳虚与肺热、精关不固等复杂病机,临床应用广泛。

核心功效

  • 温肾助阳,纳气平喘:补骨脂温补命门之火,肾阳充足则能纳气归元,改善肾虚作喘、动则加剧之症;川贝母润肺化痰,清肺中伏热,二者配伍,既温肾以治本,又清肺以治标,适用于“上盛下虚”“肾不纳气”之咳喘。
  • 固精缩尿,止带止泻:补骨脂温肾固精、缩尿止泻,主治肾虚遗精、尿频、五更泄泻;若配伍海螵蛸(贝类另一常用组分),则增强收敛止血、固精止带之效,用于崩漏带下、遗精滑泄。
  • 润肺止咳,化痰散结:川贝母润燥化痰、清热止咳,补骨脂温肺化饮,二者合用,既可治肺虚久咳、干咳少痰,又能缓解痰热郁肺之咳喘痰黏,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见肺肾两虚者尤为适宜。

主治病症

  • 肾虚咳喘:症见咳喘日久、痰多清稀或黏稠难咯、动则气喘、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或腻,脉沉细,常配伍蛤蚧、五味子,如“补骨脂蛤蚧散”,增强纳气平喘之力;兼肺热者加黄芩、桑白皮,清肺化痰。
  • 遗精滑泄、尿频遗尿:肾阳不足,精关不固,症见遗精频作、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或尿频、夜尿多、遗尿,补骨脂配伍沙苑子、莲须、煅龙骨,温肾固涩,标本兼顾。
  • 肺虚久咳、阴虚劳嗽:症见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以补骨脂温肾纳气,川贝母润肺止咳,配伍沙参、麦冬、百合,养阴润肺,止咳化痰。
  • 崩漏带下:脾肾阳虚,冲任不固,症见月经淋漓不尽、色淡质稀,或带下清稀量多、小腹冷痛,补骨脂温补脾肾,海螵蛸收敛止血止带,配伍艾叶、炮姜炭,温经止血。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 内服:补骨脂6-12g,打碎或炒用;川贝母3-10g,打碎先煎(因其质地坚硬,需先煎有效成分溶出);海螵蛸9-15g,煅用增强收敛作用,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 外用:补骨脂可酒浸涂患处,治白癜风、斑秃;海螵蛸研末外敷,治湿疮、溃疡。

注意事项

  • 补骨脂:性温助火,阴虚火旺(症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实热证(症见高热、口苦、便秘)者忌用;不宜与阿托品、洋地黄等同服,可能增加药物毒性。
  • 川贝母:反乌头(不宜与川乌、草乌、附子等乌头类药材同用);寒痰、湿痰咳嗽(症见痰白清稀、易咯)者慎用,因其性微寒,易伤脾胃。
  • 海螵蛸:收敛作用较强,阴虚多汗者慎用;久服易致便秘,可配伍火麻仁、杏仁润肠通便。

历代医籍记载与现代研究

历代医籍记载

补骨脂与贝母的配伍应用历史悠久,历代医籍中多有记载,体现了其临床价值的传承与发展。

朝代 医籍名称 原文记载 功效描述
唐代 《本草拾遗》 “补骨脂,主风冷,虚劳,万病,有子” 强调补骨脂温肾助阳、治疗虚劳及不孕症的作用
明代 《本草纲目》 “补骨脂,治肾泄,通命门,暖丹田,敛精神” 指出补骨脂温补脾肾、固精止泻、安神定志的功效
清代 《本草从新》 “川贝母,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化郁除烦,润心肺,疗肺痿肺痈,咳喘吐血” 阐明川贝母润肺化痰、止咳定喘、治疗肺痨咳血的作用
现代 《中药学》 “补骨脂配伍川贝母,温肾纳气与润肺化痰并用,治肾虚不纳气之虚喘” 归纳现代临床对二者配伍治疗肾虚咳喘的应用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补骨贝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药材补骨贝

研究方向 主要发现 应用方向
化学成分 补骨脂含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黄酮类化合物;川贝母含贝母碱、去氢贝母碱、生物碱 补骨脂素具有光敏性,可治疗白癜风;贝母碱具有中枢镇咳作用
药理作用 补骨脂:增强免疫、扩张支气管、抗衰老、抗骨质疏松;川贝母:镇咳、祛痰、平喘、抗炎 开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骨质疏松的中药制剂
临床应用 补骨脂注射液治疗白癜风;川贝枇杷膏治疗肺热咳嗽;补骨脂+川贝母治疗老年虚喘 中成药研发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疾病

相关问答FAQs

问:补骨贝和普通的补骨脂、贝母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需要配伍使用?
答:补骨贝是补骨脂与贝母(或海螵蛸)的配伍组合,区别于单味药材的单一功效,其核心优势在于“配伍增效”,单用补骨脂虽能温肾助阳,但性温燥,易伤阴助火;单用贝母虽能润肺化痰,但性微寒,易伤脾胃阳气,二者配伍后,补骨脂的温燥之性被贝母的清润之效制约,贝母的寒凉之性被补骨脂的温补之效调和,既增强了“温肾纳气、润肺止咳”的综合疗效,又减少了单味药材的副作用,适用于“肺肾两虚”“上盛下虚”等复杂病证,体现了中医“七情和合”的配伍精髓。

问:补骨贝适合哪些人群服用,有没有禁忌人群?
答:补骨贝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①肾阳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尿频遗尿、五更泄泻者;②肺肾两虚的咳喘患者,症见咳喘日久、动则加剧、痰白或黏稠、伴有腰膝酸软;③肾虚精关不固的遗精滑泄、女性脾肾阳虚的崩漏带下者。
禁忌人群包括:①阴虚火旺者(症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因补骨脂性温,会加重阴虚;②实热证或痰热壅肺者(症见高热、咳喘痰黄、口苦便秘),因贝母性寒,难以清解实热,且补骨脂助火;③对补骨脂、贝母或海螵蛸过敏者;④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因补骨脂有温宫作用,贝母性寒可能影响胎儿或婴儿,服用前需咨询中医师,辨证论治,避免自行用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图片敷脸
« 上一篇 前天
中草药治丹毒
下一篇 » 前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