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蝙蝠葛有何药用功效、临床应用及使用禁忌?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蝙蝠葛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的干燥根茎,俗称“北豆根”,是我国传统中草药,应用历史悠久,其性味苦、寒,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湿消肿之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风湿痹痛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蝙蝠葛含有多种生物碱、黄酮类、木脂素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心律失常、抗肿瘤等多药理作用,其药用价值日益受到重视。

中草药蝙蝠葛

来源与分布

蝙蝠葛为多年生缠绕木质藤本,主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东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多生于山坡林缘、灌丛中、田埂旁或石砾缝中,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其根茎呈细长圆柱形,弯曲或不规则,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有纵皱纹及侧根痕,断面纤维性,类黄色或黄白色,气微,味苦,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即可入药。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

  1. 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蕴所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疮毒,尤其对咽喉部红肿热痛效果显著,常与金银花、连翘、射干等配伍;若治肺热咳嗽,可配伍黄芩、桑白皮等。
  2. 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关节红肿、肢体麻木,尤以风寒湿痹兼热者为宜,常与秦艽、威灵仙、防己等祛风除湿药同用;若治跌打损伤瘀肿,可配伍乳香、没药、红花等活血化瘀药。
  3. 利湿消肿:用于湿热泄泻、痢疾、黄疸,可单用或配黄连、木香、茵陈等,以增强清热燥湿、止痢退黄之效;若治水肿、小便不利,可配伍茯苓、泽泻、车前子等利水渗湿药。

化学成分

蝙蝠葛的活性成分复杂,其中生物碱为其主要药效物质,其次为黄酮类、木脂素类、有机酸及挥发油等,主要化学成分如下表所示:

中草药蝙蝠葛

成分类别 代表成分 主要作用
生物碱 蝙蝠葛碱(dauricine)、蝙蝠葛苏林碱(daurisoline)、北豆根碱(dauricinoline)、蝙蝠葛诺林碱(daurinoline) 抗心律失常、抗炎、镇痛、抗肿瘤、神经保护
黄酮类 蝙蝠葛新素(daurisoline)、蝙蝠葛黄酮(dauricin)、山奈酚(kaempferol) 抗氧化、抗炎、抗菌、保护心血管
木脂素类 蝙蝠葛酚(dauricol)、芝麻素(sesamin) 抗肝纤维化、免疫调节、抗氧化
其他 有机酸(延胡索酸、琥珀酸)、挥发油(β-蒎烯、柠檬烯) 抗菌、促进消化、调节胃肠功能

药理作用

  1. 抗炎与镇痛作用:蝙蝠葛碱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IL-1β)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其总生物碱能提高痛阈,对化学刺激(醋酸)和热刺激(热板法)引起的疼痛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及阻断疼痛信号传导有关。
  2. 抗菌与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呼吸道和消化道常见致病菌效果明显;其提取物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有体外抑制活性,可抑制病毒复制。
  3. 抗心律失常作用:蝙蝠葛碱具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能抑制心肌细胞钠、钙离子内流,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对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多种心律失常模型均有治疗作用,且毒性较低。
  4. 抗肿瘤作用:蝙蝠葛碱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如G2/M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机制,抑制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具有选择性,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
  5. 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调节Th1/Th2细胞平衡,既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又能对过度免疫反应(如类风湿关节炎)起到抑制作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6. 其他作用:蝙蝠葛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可保护心脑血管;其总生物碱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降低ALT、AST水平,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还有解热、镇静、降血压等作用。

临床应用

  1. 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常制成含片(如北豆根片)或煎剂,可缓解咽喉灼痛、吞咽困难;若治慢性支气管炎,可配伍桔梗、甘草、紫菀等,以止咳化痰。
  2. 消化系统疾病: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单用蝙蝠葛根茎煎服或配黄连、木香,可缓解腹痛、里急后重、泄泻;若治黄疸型肝炎,可配茵陈、栀子、大黄,以清热利湿退黄。
  3. 风湿免疫性疾病: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配伍秦艽、威灵仙、青风藤等,可减轻关节肿痛、晨僵;现代临床也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抑制尿酸结晶引起的炎症反应。
  4. 心血管疾病:用于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颤),蝙蝠葛注射液或片剂可改善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尤其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
  5. 其他应用:外用治痈肿疮毒、湿疹、蛇虫咬伤,可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治高血压,可配夏枯草、钩藤、决明子,以平肝潜阳。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研粉吞服,1-3g/次;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1. 蝙蝠葛性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引起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
  2.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禁用,因其生物碱成分可能对胎儿、婴幼儿神经系统及肝肾功能造成影响。
  3. 不宜长期或过量服用,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中毒反应,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抑制、心律失常,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4.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现代研究进展

近年来,蝙蝠葛的研究已从传统经验应用转向现代药理与临床研究,尤其在抗肿瘤、抗心律失常、神经保护等领域取得进展,研究表明,蝙蝠葛碱可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其纳米制剂可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临床研究显示,蝙蝠葛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增效减毒,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蝙蝠葛在抗新冠病毒(SARS-CoV-2)方面也显示出潜力,其活性成分可抑制病毒复制相关蛋白酶(如3CLpro),为新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蝙蝠葛和金银花均能清热解毒,两者在应用上有何区别?
解答:蝙蝠葛与金银花均具清热解毒之效,但侧重点不同,蝙蝠葛苦寒沉降,长于清泻肺胃实火,尤善治疗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兼能祛风止痛、利湿消肿,常用于风湿痹痛、肠炎痢疾;而金银花甘寒质轻,偏于清解上焦及血分热毒,透表泄热力强,常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痈肿疔疮,且能凉血止痢,若治咽喉肿痛,两者常配伍使用,以增强清热解毒之效;若治风湿痹痛,则首选蝙蝠葛;若治外感风热,则首选金银花。

中草药蝙蝠葛

问题2:长期服用蝙蝠葛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如何避免?
解答:长期服用蝙蝠葛可能因生物碱蓄积引起不良反应,主要包括:①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减退;②神经系统:头晕、头痛、乏力、嗜睡、口周麻木;③心血管系统:心率减慢、心律失常、血压降低;④过敏反应: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为避免不良反应,需注意:①严格遵循医嘱,控制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大剂量服用;②脾胃虚寒、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孕妇、儿童禁用;③用药期间密切观察身体反应,若出现不适,立即停药并就医;④避免与中枢神经抑制剂、心血管药物等联用,以免增加毒副作用风险。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邓州药材市场
« 上一篇 前天
旱三七药材
下一篇 » 前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