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打损伤适合用哪些中草药?外敷内服有哪些经典良方推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跌打损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软组织损伤,包括扭伤、挫伤、肌肉拉伤、关节脱位甚至骨折等,中医认为其核心病机为“气血瘀滞、经络不通”,导致局部肿痛、活动受限,中草药通过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等作用,能有效促进损伤修复,以下从功效分类介绍常用中草药及应用要点。

跌打损伤用什么中草药

活血化瘀类:消散瘀血,通利血脉

跌打损伤后,局部气血运行受阻,瘀血停滞形成肿痛,此类草药能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血,为治疗基础。

  • 当归:性甘温,归肝、心、脾经,被誉为“血中圣药”,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补血养血,适用于跌打损伤后血瘀兼血虚者,可促进瘀血吸收同时修复组织,内服煎汤,常用量5-12g;也可泡酒,取当归30g配白酒500ml,浸泡7天后服用,每次10-15ml。
  • 丹参:性苦微寒,归心、肝经,功善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尤其适用于瘀热互结的肿痛,如关节扭伤红肿热痛,内服10-15g煎汤,或研末冲服,每次3-5g。
  • 红花:性辛温,归心、肝经,为活血通经要药,能破瘀血、通经络,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较重者,如局部青紫、疼痛剧烈,内服3-6g,孕妇禁用。
  • 川芎: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既能活血行气,又能祛风止痛,血瘀气滞所致的头痛、关节痛均适用,常配伍当归、红花增强活血效果,内服3-10g,阴虚火旺者慎用。
  • 苏木:性甘咸平,归心、肝、脾经,能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多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可配伍乳香、没药增强疗效,内服3-10g,煎汤后加少量黄酒以助药力。

消肿止痛类:缓解肿痛,减轻症状

局部瘀血停滞不通则痛,此类草药能行气活血、消肿定痛,快速缓解跌打后的肿痛症状。

  • 三七:性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作用显著,被誉为“金不换”,适用于跌打损伤各期,无论是内伤瘀血还是外伤肿痛均可使用,内服3-6g研末冲服,或煎汤;外用取三七粉适量,用鸡蛋清或蜂蜜调敷患处,每日1次。
  • 乳香:性辛苦温,归心、肝、脾经,能活血行气、止痛消肿,常用于跌打损伤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胀痛、关节肿痛,内服3-5g,需炮制去油,易引起呕吐。
  • 没药:性苦平,归心、肝、脾经,与乳香相须为用,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疮疡溃后久不收口,内服3-5g,煎汤或入丸散,孕妇慎用。
  • 延胡索:性辛温,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力强,适用于跌打损伤各种疼痛,尤其是刺痛、固定不移,可配伍川芎、当归增强疗效,内服5-10g,研末吞服每次1.5-3g。
  • 刘寄奴:性苦温,归心、脾经,能活血通经、消肿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骨折后期瘀血未消,内服6-12g,煎汤或泡酒。

续筋接骨类:促进修复,强筋壮骨

对于骨折、韧带撕裂等较严重损伤,此类草药能促进骨痂生长、修复筋骨,为后期康复关键。

跌打损伤用什么中草药

  • 自然铜:性辛平,归肝经,为续筋接骨要药,能散瘀止痛、促进骨折愈合,需煅制后使用(火煅醋淬),内服10-15g,煎汤或入散剂,孕妇禁用。
  • 骨碎补:性苦温,归肾、肝经,能补肾强骨、续伤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后期,尤其适合肾虚兼瘀者,可促进骨痂生长,缓解腰膝酸软,内服10-15g,煎汤或研末;外用取鲜品捣烂敷患处。
  • 续断:性苦辛微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适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后期,肾虚骨弱者,常配伍杜仲、骨碎补,内服9-15g,煎汤或入丸散。
  • 土鳖虫:性咸寒,归肝经,能破瘀血、续筋骨,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骨折后期瘀血未消,内服3-10g,研末吞服每次1-3g,孕妇禁用。
  • 杜仲:性甘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适用于跌打损伤后期肝肾亏虚、腰膝酸痛,可促进筋骨修复,内服10-15g,炒用增强补肾效果。

舒筋活络类:缓解痉挛,通利关节

损伤后期或慢性劳损,常导致肌肉痉挛、关节僵硬,此类草药能舒展筋脉、通利关节,恢复肢体功能。

  • 鸡血藤:性苦甘温,归肝、肾经,能活血补血、舒筋活络,适用于跌打损伤后期气血不足、肢体麻木、关节活动不利,内服10-30g,煎汤或泡酒。
  • 伸筋草:性苦辛温,归肝、脾经,能舒筋活络、祛风除湿,适用于跌打损伤后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可煎水熏洗患处,每次15-30分钟,每日1-2次。
  • 路路通:性苦平,归肝、肾经,能活血通络、利水消肿,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阻滞、关节肿痛,内服5-10g,煎汤或入散剂。
  • 络石藤:性苦微寒,归心、肝经,能舒筋活络、凉血消肿,适用于跌打损伤热毒瘀滞、关节红肿热痛,内服10-15g,煎汤或外敷。
  • 海风藤:性辛苦微温,归肝、肾经,能祛风湿、通经络,适用于跌打损伤后期风湿痹阻、关节疼痛,内服6-12g,煎汤或泡酒。

常用中草药应用简表

类别 药材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用法用量
活血化瘀类 当归 甘温,肝、心、脾经 活血补血,调经止痛 内服5-12g,煎汤或泡酒
活血化瘀类 红花 辛温,心、肝经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内服3-6g,孕妇禁用
消肿止痛类 三七 甘微苦温,肝、胃经 化瘀止血,消肿定痛 内服3-6g研末;外用调敷
消肿止痛类 乳香 辛苦温,心、肝、脾经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 内服3-5g(炮制去油)
续筋接骨类 自然铜 辛平,肝经 散瘀止痛,续筋接骨 内服10-15g(煅醋淬)
续筋接骨类 骨碎补 苦温,肾、肝经 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内服10-15g;外用捣敷
舒筋活络类 伸筋草 苦辛温,肝、脾经 舒筋活络,祛风除湿 煎水熏洗15-30分钟/次

用法与注意事项

  1. 用法区分:内服多煎汤(如当归、丹参),也可研末(三七、延胡索)、泡酒(鸡血藤、海风藤);外用可捣敷(鲜骨碎补)、研末调敷(三七粉)、煎水熏洗(伸筋草)。
  2. 禁忌人群:孕妇禁用活血化瘀峻猛药(红花、没药、土鳖虫);体虚者慎用破瘀药(自然铜、刘寄奴);皮肤破损者外用需先消毒,避免感染。
  3. 饮食配合:用药期间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气血运行;可适当补充蛋白质(瘦肉、鸡蛋)和钙质(牛奶、豆制品),促进修复。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跌打损伤后立即用中药热敷或外敷活血化瘀药,对吗?
解答:不对,跌打损伤急性期(24-48小时内),局部毛细血管破裂,热敷会扩张血管,加重出血和肿胀,应先冷敷(用毛巾包裹冰袋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收缩血管,减少渗出,48小时后,瘀血局限,再外用活血化瘀药(如三七粉调敷、乳香没药研末醋调),促进瘀血消散和吸收。

问题2:中草药治疗跌打损伤,多久能见效?需要一直用吗?
解答:疗效因损伤程度而异,轻度扭挫(如脚踝扭伤),外敷活血化瘀药1-2天肿痛可缓解,内服3-5天即可停药;中度损伤(如韧带拉伤),需1-2周肿痛消退,配合舒筋活络药(伸筋草、鸡血藤)改善关节活动;骨折或严重挫伤,需4-6周续筋接骨药(自然铜、骨碎补)促进骨痂形成,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量,慢性劳损(如腰肌劳损)可间断调理,避免长期过量使用破瘀药,以免耗伤气血。

跌打损伤用什么中草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治疗高尿酸的中草药
« 上一篇 今天
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