苡仁中草药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苡仁,又称薏苡仁、薏米、薏仁米,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中草药,应用历史逾两千年,其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言“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水肿、脚气、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苡仁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同时富含薏苡仁酯、薏苡仁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是中医临床及日常保健的常用佳品。

苡仁中草药

植物来源与产地

苡仁原产于我国,广泛分布于南北各地,主产于福建、河北、辽宁、江苏、四川、湖南等地,以福建浦城、河北安国、辽宁沈阳等地产品质较优,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种皮及杂质,收集种仁即可入药,栽培苡仁时,需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注意除草施肥,秋季采收时,将果穗剪下,晒脱粒,筛净杂质,得干燥种仁,优质苡仁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淡棕色点状种脐;质坚硬,断面白色,有粉性;气微,味微甜,以粒大饱满、色白、完整、无破碎、无蛀虫者为佳。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苡仁的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可通过以下表格清晰呈现:

项目
性味 甘、淡,微寒
归经 脾、胃、肺经
主要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
主治病证 水肿,小便不利(如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2. 脚气浮肿;3. 脾虚泄泻(如慢性肠炎、消化不良);4. 湿痹筋脉拘挛(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5. 肺痈,肠痈(如肺脓肿、阑尾炎);6. 痈肿疮毒,赘疣(如扁平疣、寻常疣);7. 脾胃虚弱,食少便溏;8. 癌肿辅助治疗(如胃癌、肺癌)

临床应用与配伍

苡仁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不同病症配伍伍使用,以提高疗效:

苡仁中草药

  1. 利水渗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常与茯苓、猪苓、白术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加减,增强利水渗湿之力;若治脚气浮肿,可与木瓜、槟榔、吴茱萸配伍,如鸡鸣散(《类编朱氏集验医方》)中伍用苡仁,以除湿通络、利水消肿。
  2. 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湿盛之泄泻,常与人参、白术、山药同用,如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配伍苡仁,以健脾益气、渗湿止泻;若治脾虚食少、脘腹胀满,可与砂仁、陈皮、木香配伍,以行气健脾、和胃渗湿。
  3. 除痹通络:用于湿痹筋脉拘挛、关节酸痛,常与苍术、黄柏、牛膝同用,如四妙丸(《成方便读》)中伍用苡仁,以清热利湿、舒筋活络;若治风湿痹痛、日久不愈,可与附子、桂枝、生姜配伍,以温阳散寒、除湿通痹。
  4. 排脓解毒:用于肺痈(肺脓肿)、肠痈(阑尾炎),治肺痈常与芦根、冬瓜仁、桃仁同用,如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中配伍苡仁,以清肺化痰、逐瘀排脓;治肠痈常与大黄、牡丹皮、桃仁同用,如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中伍用苡仁,以泻热破瘀、散结消痈。
  5. 解毒散结:用于痈肿疮毒、扁平疣等,可单用研末外敷,或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同用,以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治扁平疣,可与板蓝根、大青叶、香附配伍,内服外用并用,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6. 癌肿辅助治疗:现代临床用于胃癌、肺癌、宫颈癌等癌肿的辅助治疗,常与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等同用,以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

用法用量与炮制

苡仁的用法用量及炮制方法对疗效有重要影响,具体如下:

项目
内服用法 煎汤,10-30g;或入丸散,炒用后健脾作用增强,生用偏于利水渗湿、清热排脓。
外用用法 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炮制方法 生苡仁: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2. 炒苡仁:取净苡仁,清炒至微黄,有香气;3. 麸炒苡仁:取麸皮撒于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净苡仁,炒至表面黄色,取出,筛去麸皮。
炮制作用 生苡仁长于利水渗湿、清热排脓,多用于水肿、脚气、肺痈、肠痈;炒苡仁偏于健脾止泻,多用于脾虚泄泻、食少便溏;麸炒苡仁药性缓和,健脾作用更佳。

使用注意与禁忌

苡药性虽平和,但仍需注意以下事项,避免不良反应:

  1. 体质禁忌:苡仁性偏寒凉,虚寒体质者(如怕冷、手脚冰凉、大便溏薄)慎用,以免加重虚寒症状;孕妇慎用,因苡仁对子宫有轻微兴奋作用,可能诱发流产。
  2.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属中药“十八反”禁忌;苡仁甘淡渗利,津液亏损者(如口干舌燥、大便干结)不宜单用久服,以免耗伤津液。
  3. 饮食禁忌:服用苡仁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影响药效;苡仁有滑肠作用,便秘者不宜过量食用。
  4. 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及脾胃虚弱者用量宜减,炒用为宜;对苡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现代研究进展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苡仁的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苡仁中草药

  1. 抗肿瘤作用:苡仁酯是苡仁抗肿瘤的主要成分,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增强放化疗敏感性,减轻毒副作用;苡仁多糖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
  2. 免疫调节作用:苡仁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3. 降血糖作用:苡仁多糖可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辅助治疗糖尿病。
  4. 降血脂作用:苡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膳食纤维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5. 抗炎镇痛作用:苡仁三萜类化合物能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6. 抗氧化作用:苡仁富含维生素E、硒及多酚类物质,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慢性疾病。

相关问答FAQs

Q1:薏苡仁和赤小豆在利水渗湿方面有什么区别?
A:薏苡仁与赤小豆均为利水渗湿良药,但功效侧重不同,薏苡仁甘淡微寒,除利水渗湿外,尚能健脾止泻、除痹、排脓,适用于脾虚水肿、湿痹拘挛、肺痈肠痈等,且健脾作用较强,适合长期调理;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偏于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善治水肿、脚气、痈肿疮毒,但健脾作用较弱,多用于实证水肿,薏苡仁可生用或炒用,赤小豆生用为主,炒用则药性偏温。

Q2:苡仁可以长期食用吗?需要注意什么?
A:苡仁作为药食同源之品,适量长期食用一般安全,但需根据体质和病情调整,正常人适量食用可健脾养胃、利湿美容,但虚寒体质、孕妇、经期女性不宜长期食用,以免加重虚寒或引发不适;长期食用时建议炒用,减少寒凉之性;若用于治疗疾病,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或配伍不当导致不良反应,苡仁含较多淀粉,消化功能较弱者不宜一次性食用过多,以免腹胀。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治疗瘴疟寒热,哪些传统药材能对症调理?
« 上一篇 前天
当归图片大全包含哪些药用部位、炮制方法及鉴别图片?
下一篇 » 前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