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苦杏仁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a L. var. 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Prunus sibirica L.)、东北杏(Prunus mandshurica(Maxim.)Koehne)或杏(Prunus armenia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我国北方地区,如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作为传统常用中药,苦杏仁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效,临床常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等症。

中草药苦杏仁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苦杏仁性微温,味苦,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其性降,味苦能泄,质润多脂,既可降肺气以止咳平喘,又能润大肠以通便,为治疗咳嗽气喘之要药,兼能润肠通便。

  • 功效: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喘。
  • 主治
    1. 咳嗽气喘:用于多种咳嗽,如风寒袭肺之咳嗽痰稀、恶寒鼻塞,常配伍麻黄、甘草(如三拗汤);风热咳嗽之痰黄黏稠、口渴咽痛,常配伍桑叶、菊花(如桑菊饮);燥热咳嗽之干咳无痰、咽干鼻燥,常配伍桑叶、沙参(如桑杏汤)。
    2. 胸满痰多:用于痰壅气逆之胸膈满闷、喘咳痰多,常配伍紫苏子、莱菔子(如三子养亲汤)。
    3. 肠燥便秘:用于津亏肠燥之便秘,常配伍火麻仁、当归(如麻子仁丸)。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苦杏仁的活性成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其药理作用与临床功效密切相关:

(一)主要化学成分

  1. 苦杏仁苷(Amygdalin):又称维生素B17,是苦杏仁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约2%-3%,属于氰苷类化合物,在苦杏仁酶或胃酸作用下可水解生成氢氰酸(HCN)、苯甲醛和葡萄糖,氢氰酸为小剂量镇咳成分,大剂量则抑制呼吸中枢;苯甲醛具有镇静镇痛作用。
  2. 脂肪油:含量约50%,主要为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润肠通便作用。
  3. 蛋白质与氨基酸:含苦杏仁蛋白、多种游离氨基酸(如精氨酸、天冬氨酸等),具有一定的营养和免疫调节作用。
  4. 其他:含苦杏仁酶(amygdalase)、樱叶酶(prunase)、挥发油、黄酮类、维生素E等成分。

(二)药理作用

  1. 镇咳平喘:苦杏仁苷水解产生的氢氰酸能抑制咳嗽中枢,起到镇咳作用;苦杏仁油能润滑呼吸道黏膜,缓解支气管痉挛,发挥平喘功效;其可降低呼吸道炎症因子(如IL-6、TNF-α)水平,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2. 润肠通便:脂肪油能润滑肠道肠壁,促进肠蠕动,缓解津亏肠燥便秘。
  3. 抗炎镇痛:苦杏仁苷、苯甲醛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组织水肿;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对慢性炎症(如关节炎)有一定改善效果。
  4. 抗肿瘤:现代研究表明,苦杏仁苷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增殖、阻滞细胞周期等机制,抑制肺癌、肝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生长,但其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验证。
  5. 免疫调节:苦杏仁蛋白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性,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临床应用与配伍

苦杏仁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病情辨证配伍,以提高疗效:

  • 风寒咳嗽:配伍麻黄、甘草(三拗汤),麻黄宣肺散寒,苦杏仁降气止咳,甘草调和诸药。
  • 风热咳嗽:配伍桑叶、菊花、薄荷(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 燥热咳嗽:配伍桑叶、沙参、贝母(桑杏汤),清肺润燥,化痰止咳。
  • 痰壅气逆:配伍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三子养亲汤),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 肠燥便秘:配伍火麻仁、大黄、厚朴(麻子仁丸),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炮制方法与减毒机制

苦杏仁生品含苦杏仁酶,易水解产生过量氢氰酸,致中毒,故需炮制后入药,常用炮制方法及目的如下:

中草药苦杏仁

炮制方法 操作要点 炮制目的
燀法 取净苦杏仁,用沸水煮5-10分钟,至种皮微皱或种仁酥脆,捞出,搓去种皮,干燥。 杀死苦杏仁酶,阻止苦杏仁苷水解,减少氢氰酸生成;同时去除种皮,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炒制法 取净苦杏仁,用文火炒至表面微黄,有香气逸出。 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增强止咳平喘作用。
蒸制法 取净苦杏仁,蒸至熟透,干燥。 破坏苦杏仁酶活性,降低毒性,同时增加苦杏仁苷的稳定性。

炮制后苦杏仁苷含量降低(较生品减少15%-30%),毒性显著降低,而止咳平喘作用得以保留,临床常用燀苦杏仁或炒苦杏仁。

使用注意与毒性反应

苦杏仁有小毒,其毒性主要来源于苦杏仁苷水解产生的氢氰酸,过量服用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使用时需严格注意:

  • 用量:内服煎汤,3-10g;入丸散,1-3g,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 禁忌:孕妇、阴虚咳嗽、大便溏泄者禁用;儿童用量需减半(1-3g)。
  • 中毒表现:口服后数小时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瞳孔放大等症状,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心跳骤停而死亡。
  • 中毒解救:立即停止服用,催吐、洗胃,静脉注射亚硝酸钠(或亚硝酸异戊酯)和硫代硫酸钠(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与氰离子结合,再被硫代硫酸钠转化为无毒物质),并给予吸氧、对症支持治疗(如呼吸兴奋剂、升压药等)。

现代研究与开发

现代药理学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苦杏仁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 提取工艺优化:采用超声提取、超临界CO₂萃取等技术,可提高苦杏仁苷的提取率,减少有机溶剂残留。
  • 新剂型开发:如苦杏仁止咳糖浆、苦杏仁苷滴丸、纳米粒等,可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
  • 临床新用途:除传统止咳平喘外,研究发现苦杏仁苷对阿尔茨海默病(改善认知功能)、糖尿病肾病(减少尿蛋白)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其抗氧化、抗衰老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

相关问答FAQs

Q1:苦杏仁和甜杏仁有什么区别?如何区分?
A:苦杏仁与甜杏仁均为蔷薇科植物杏的种子,但性味、功效、毒性及用途不同:

中草药苦杏仁

  • 来源:苦杏仁为山杏、西伯利亚杏等干燥成熟种子;甜杏仁为杏(栽培种)或辽杏的干燥成熟种子。
  • 性味与毒性:苦杏仁性微温,味苦,有小毒;甜杏仁性平,味甘,无毒。
  • 功效:苦杏仁以降气止咳平喘为主,适用于实证咳嗽;甜杏仁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为主,适用于虚劳咳嗽、津亏便秘。
  • 外观:苦杏仁呈扁心形,顶端尖,基部钝圆,种皮棕红色,颗粒感明显;甜杏仁呈扁长卵形,顶端尖,基部钝圆,种皮淡黄棕色,颗粒感较轻。

Q2:日常食用苦杏仁(如苦杏仁茶)会中毒吗?如何安全食用?
A:苦杏仁作为中药需炮制后使用,日常食用苦杏仁(如生苦杏仁、苦杏仁茶)存在中毒风险,尤其生品或未煮熟时,苦杏仁酶活性高,易水解产生大量氢氰酸,安全食用需注意:

  1. 控制用量:单次食用不超过10g(约20-30粒),且不宜长期连续服用。
  2. 充分加热:食用前需用沸水煮透(10-15分钟),或炒熟,以破坏苦杏仁酶活性,减少氢氰酸生成。
  3. 避免生食:生苦杏仁绝对不可食用,儿童更需谨慎。
  4. 特殊人群禁用:孕妇、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宜食用,若食用后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需立即就医。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东北有什么药材
« 上一篇 前天
江南中草药有何独特?气候土壤如何孕育其效?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