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节为传统中药材,实为龙骨药材的俗称,因其多呈不规则块状或节状结构而得名,是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作为常用矿物类药材,龙骨节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历史悠久,主要以其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的功效,用于治疗心神不宁、惊痫癫狂、自汗盗汗等多种病症,以下从来源、性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来源与产地
龙骨节的主产地为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等地,这些地区因古代哺乳动物化石资源丰富,成为龙骨药材的主要来源,其形成距今约数百万年,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骨骼中的有机质逐渐被矿物质置换,最终形成以碳酸钙、磷酸钙为主的化石,根据《中国药典》记载,龙骨全年均可采挖,挖取后除去泥土及杂质,干燥即可入药,需注意区分“生龙骨”与“煅龙骨”,后者需经煅烧炮制后使用。
性状鉴别
龙骨节药材呈不规则块状、圆柱状或节状,大小不一,表面多为灰白色、淡黄色或淡棕色,常具蜡样光泽或土样光泽,部分可见层状纹理或裂隙,有的具棕色条纹或斑点,体重质坚,砸碎后断面多呈灰白色或淡棕色,细腻如粉,常有蜂窝状小孔,吸水性强,无臭,无味,舌舔之有吸舌感,以质硬、色白、吸水性强者为佳,若断面呈灰黑色或含杂质者则品质较次。
性味与归经
龙骨节性平,味甘、涩,归心、肝、肾经,其性平偏凉,甘能补益,涩能收敛,故既能镇静安神,又能收敛固涩,尤其适用于心肝阴血不足、虚阳上亢所致的多种病症。
功效与主治
- 镇惊安神:龙骨节质重沉降,入心肝经,能重镇安神,缓解心神不宁、惊悸失眠、多梦易醒等症状,常与酸枣仁、柏子仁等养心安神药配伍,治疗心肝血虚所致的惊悸怔忡;也可与朱砂、远志等开窍安神药同用,用于痰热内扰的癫狂、痫证。
- 平肝潜阳:适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耳鸣等症,常与石决明、牡蛎等平肝潜阳药配伍,以增强疗效;若阴虚阳亢明显,可配伍龟甲、白芍等滋阴潜阳之品。
- 收敛固涩:龙骨节味涩能收敛,可用于多种滑脱不禁之症,如自汗、盗汗(常与麻黄根、浮小麦同用)、遗精滑精(配伍沙苑子、芡实)、崩漏带下(配伍海螵蛸、山茱萸),以及久泻久痢(配伍赤石脂、禹余粮)等,外用研末撒布或调敷,还可促进溃疡愈合,治疗湿疮、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宜先煎久煎,使其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入丸散剂,每次1-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患处。
- 使用注意:龙骨节性涩收敛,故湿热实邪(如腹胀、便秘、小便短赤)者忌服;孕妇慎用,以免影响胎气;煅龙骨收敛固涩作用增强,但易伤脾胃,脾胃虚弱者不宜久服。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龙骨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约占90%以上)、磷酸钙,以及少量铁、钾、钠、镁等元素,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
- 镇静与抗惊厥:龙骨水煎液或提取物能延长中枢兴奋药引起的惊厥潜伏期,减少惊厥发作次数,与中医“镇惊安神”功效相符;
- 促进血凝:龙骨中所含钙离子可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缩短凝血时间,外用可用于外伤止血;
- 抗溃疡作用:龙骨粉能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有一定疗效;
- 调节免疫功能:龙骨多糖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龙骨在中医“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经典方剂中应用广泛,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龙骨常见炮制方法及作用表
炮制方法 | 操作要点 | 性味变化 | 功效侧重 | 应用举例 |
---|---|---|---|---|
生龙骨 | 采挖后洗净干燥,砸碎成小块 | 味甘、涩,性平 |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 心神不宁、惊痫癫狂、肝阳上亢 |
煅龙骨 | 将生龙骨用武火煅烧至红透,取出放凉 | 味甘、涩,性微温 | 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 自汗盗汗、遗精带下、胃酸过多 |
相关问答FAQs
Q1:龙骨节与龙齿有何区别?
A:龙骨节与龙齿均源于古代哺乳动物化石,但来源部位不同,功效侧重亦有差异,龙骨节为骨骼化石(含头骨、脊椎骨、长骨等),性平偏凉,兼具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三重功效,适用于心神不宁、肝阳上亢及各种滑脱症;龙齿为牙齿化石,质地坚硬,性寒,偏重于镇惊安神,尤善于清心肝之热,适用于高热惊厥、小儿惊风、热病神昏等实证热证,龙骨节“安神+潜阳+固涩”,龙齿“镇惊+清热”,临床需根据病情辨证选用。
Q2:长期服用龙骨节会有哪些副作用?如何避免?
A:龙骨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引起便秘、食欲不振、高钙血症等副作用,尤其对肾功能不全者,可能加重钙代谢负担,为避免不良反应,需注意:①严格按医嘱用量服用,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②脾胃虚弱者可配伍健脾益气药(如白术、茯苓)同服,减轻收敛之性;③服药期间若出现便秘、腹胀等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④肾功能不全、高钙血症患者禁用,煅龙骨因经高温处理,易含重金属杂质,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合格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