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名称与功效有何内在关联?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无数典籍记载了其名称、性味、功效与应用,至今仍在临床医疗、养生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草药多源于自然,涵盖植物、动物、矿物等,其功效广泛,涵盖解表清热、补益调理、活血化瘀、化痰止咳等多个方面,以下将分类介绍常见中草药的名称及功效,并通过表格汇总关键信息,帮助读者系统了解。

中草药的名称及功效

解表类中草药主要用于发散外邪,治疗感冒、流感等表证,如麻黄,性温味辛,归肺、膀胱经,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常与杏仁配伍增强平喘效果;薄荷,性凉味辛,归肺、肝经,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外用还能缓解皮肤瘙痒;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归肺、肝经,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对风热感冒、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有良效,其中杭白菊偏清肝,贡菊偏清肺。

清热类中草药主要用于清除体内热邪,治疗热病、疮疡等实热证,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被誉为“清热解毒之要药”,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常用于痈肿疔疮、风热感冒,与连翘配伍(银翘散)增强疗效;黄芩,性寒味苦,归肺、胆、脾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适用于湿热泻痢、肺热咳嗽,尤善清上焦肺热;黄连,大寒味苦,归心、脾、胃经,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高热神昏,对肠胃湿热引起的泻痢效果显著,常与木香配伍(香连丸)。

补益类中草药主要用于补益人体气血阴阳,改善虚证,人参,性微温味甘、微苦,归脾、肺、心经,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适用于气虚欲脱、体虚自汗,独参汤可用于急救元气虚衰;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用于气虚乏力、中气下陷,常与党参、白术配伍(补中益气汤);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被誉为“血中圣药”,适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与熟地、白芍配伍(四物汤)增强补血效果;枸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肾经,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视力模糊,常与菊花配伍(杞菊地黄丸)。

中草药的名称及功效

活血化瘀类中草药主要用于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治疗瘀血阻滞证,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经,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被誉为“血中之气药”,适用于血瘀气滞、头痛风湿痹痛,与当归、熟地配伍(四物汤)增强活血养血效果;丹参,性微寒味苦,归心、肝经,可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用于胸痹心痛、月经不调,常与檀香、砂仁配伍(丹参饮);红花,性温味辛,归心、肝经,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适用于痛经、产后瘀阻、跌打损伤,与桃仁、当归配伍(桃红四物汤)增强活血化瘀之力;益母草,性微寒味苦、辛,归肝、膀胱经,可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水肿尿少,其全草可入药,熬制益母草膏常用于调理妇科疾病。

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草药主要用于消除痰浊、缓解咳嗽和气喘,半夏,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适用于痰多咳嗽、梅核气,与陈皮、茯苓配伍(二陈汤)增强化痰效果;桔梗,性平味苦、辛,归肺经,可宣肺、祛痰、利咽,用于咳嗽痰多、咽喉肿痛,与甘草配伍(桔梗汤)治疗咽喉痛;杏仁,性微温味苦,归肺、大肠经,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适用于咳嗽气喘、肠燥便秘,分苦杏仁(长于止咳平喘)和甜杏仁(长于润肠通便);贝母,分川贝母和浙贝母,川贝母性微寒味苦、甘,归肺、心经,可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如川贝枇杷膏);浙贝母性寒味苦,归肺、心经,能清热化痰、开郁散结,用于风热咳嗽、瘰疬疮毒。

常见中草药名称及功效汇总表

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病症 用法用量(参考)
麻黄 辛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风寒感冒,咳嗽气喘 煎服3-10g,发汗解表宜生用
薄荷 辛凉,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风热感冒,头痛目赤 后下,煎服3-6g
金银花 甘寒,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痈肿疔疮,风热感冒 煎服10-30g
黄芩 苦寒,归肺、胆、脾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湿热泻痢,肺热咳嗽 煎服3-10g
人参 甘微苦温,归脾、肺、心经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气虚欲脱,体虚自汗 煎服3-9g,文火另煎兑服
当归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血虚萎黄,月经不调 煎服6-12g
川芎 辛温,归肝、胆经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血瘀气滞,头痛风湿痹痛 煎服3-10g
半夏 辛温,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痰多咳嗽,梅核气 煎服3-10g,生品宜外用
桔梗 苦辛平,归肺经 宣肺,祛痰,利咽 咳嗽痰多,咽喉肿痛 煎服3-10g
枸杞子 甘平,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视力模糊 煎服6-12g,嚼服更佳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中草药是否可以自行服用?为什么?
解答:中草药不建议自行服用,中医用药讲究“辨证论治”,不同体质、不同病症需用不同药物,如风寒感冒用麻黄、桂枝,风热感冒用薄荷、金银花,用反了可能加重病情,部分中草药具有毒性,如朱砂含汞,过量服用会导致重金属中毒;附子、乌头需炮制后使用,生品有剧毒,自行处理不当易引发中毒,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也需注意,如人参不宜与藜芦同用(“十八反”),自行服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使用中草药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和病情辨证用药,确保安全有效。

中草药的名称及功效

问题2:中草药的“性味归经”是什么意思?对用药有何指导意义?
解答:“性味归经”是中医理论中描述中草药作用特性的核心概念。“性”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如金银花性寒,能清热;干姜性热,可温中。“味”指药物的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如酸味药多收敛(如乌梅),辛味药多发散(如薄荷)。“归经”指药物对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如归肺经的药物多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桔梗),归肝经的药物多调理肝脏功能(如当归),其指导意义在于:根据病症的寒热虚实、病位脏腑,选择相应性味归经的药物,如肺热咳嗽选性寒归肺经的黄芩、桑白皮;脾胃虚寒选性温归脾经的干姜、白术,从而提高用药的针对性和疗效,避免盲目用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补肾阳的中草药有哪些?常见种类与使用禁忌有哪些?
« 上一篇 今天
防感冒的中草药有哪些?如何正确搭配使用才能最佳的防感冒效果?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