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种当年收的药材因其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成为许多种植户,尤其是新手和小规模种植者的首选,这类药材通常在播种后当年即可完成生长周期,采收入药,不仅满足了市场对部分常用药材的即时需求,也为种植者提供了快速回笼资金的可能,这类药材的种植管理相对灵活,对土地条件要求不高,但需根据品种特性科学管理,才能实现优质高产。
常见当年种当年收的品种及特点
不同品种的当年生药材在生长习性、药用部位及市场价值上存在差异,以下列举几种常见品种,供参考:
品种 | 生长期(天) | 采收时间 | 主要药用部位 | 市场行情(元/kg) |
---|---|---|---|---|
板蓝根 | 180-220 | 当年10-11月 | 根、叶 | 根10-15,叶3-5 |
白芷 | 200-240 | 当年11月-次年1月 | 根 | 12-18 |
丹参 | 220-260 | 当年11月-12月 | 根 | 15-25 |
桔梗 | 180-220 | 当年10月-11月 | 根 | 20-35 |
荆芥 | 120-150 | 当年7-8月(全草) | 全草、穗 | 全草8-12,穗15-20 |
穿心莲 | 150-180 | 当年9-10月 | 全草 | 6-10 |
以板蓝根为例,其适应性强,南北均可种植,根和叶(大青叶)均为常用中药,市场需求稳定;白芷喜温暖湿润环境,以根入药,是中医方剂中的常用药材,年需求量较大;丹参活血化瘀,生长期较长但当年可采收,价格受市场供需影响波动较大;桔梗以根入药,市场对优质品(条粗、色白)需求高,但需注意防倒伏;荆芥、穿心莲均为全草类药材,生周期短,管理简单,适合与粮食作物轮作或复种。
种植管理关键技术
当年生药材的种植管理需围绕“出苗全、生长快、品质优”展开,重点抓好以下环节:
选地整地,施足基肥
多数当年生药材适宜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种植,根类药材(如板蓝根、白芷)需深翻30-40cm,全草类(如荆芥、穿心莲)可浅翻20-30cm,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一般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kg、复合肥30-40kg,整地时均匀撒施,耙细整平,做高畦(畦宽1.2-1.5m,沟宽30cm),利于排水防涝。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和气候条件选择播种时间:春播品种(如板蓝根、白芷)在3-4月土壤解冻后播种,当5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夏播品种(如荆芥、穿心莲)在5-6月播种,避开高温多雨季节;秋播品种(如白芷)可在9-10月播种,利用冬季低温完成春化,播种方式有条播、穴播,条播行距根据品种调整(根类20-30cm,全草类15-20cm),播种深度1-3cm(小粒种子宜浅,大粒种子宜深),播后覆土镇压,保持土壤湿润。
田间管理,促控结合
- 间苗定苗:苗高5-10cm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去弱留强;苗高15-20cm时定苗,根类药材株距15-20cm,全草类10-15cm,确保通风透光。
- 中耕除草:前期勤除草,避免杂草争肥;封垄后停止中耕,可人工拔除杂草,或使用芽前除草剂(如乙草胺)封闭除草。
- 水肥管理:苗期保持土壤湿润,忌干旱积水;生长期追肥2-3次,以氮肥为主(如尿素10-15kg/亩),促进茎叶生长;根类药材在生长中后期增施磷钾肥(如过磷酸钙20kg/亩、硫酸钾10kg/亩),促进根部膨大。
-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农业防治(轮作、清洁田园)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如板蓝根根腐病可用多菌灵灌根,白芷斑病用代森锰锌喷雾,蚜虫用吡虫啉防治,注意安全间隔期,采收前15-20天停止用药。
适时采收,保证品质
采收时间和方法直接影响药材品质和产量,根类药材宜在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收(如板蓝根10-11月,丹参11-12月),选晴天挖取,避免损伤根皮,洗净切片晒干;全草类药材在开花前采收(如荆芥7-8月,穿心莲9-10月),割取地上部分,阴干或晒干,避免有效成分流失。
市场前景与种植建议
当年生药材因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优势明显,但也面临价格波动、市场饱和等风险,建议种植户:
- 选准品种:优先选择需求稳定、用量大的品种(如板蓝根、白芷),避免盲目跟风热门品种;
- 科学种植:学习种植技术,与农业部门或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优质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 对接市场:提前与药材收购商、加工企业签订订单,保障销路,避免“丰产不丰收”;
- 多元发展:结合当地资源,发展“药材+粮食”“药材+蔬菜”间作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种植风险。
相关问答FAQs
当年种当年收的药材适合新手种植吗?需要注意什么?
答:适合,这类药材生长期短,管理相对简单,适合新手积累经验,但需注意:①根据当地气候选品种(如南方温暖地区可选穿心莲、荆芥,北方寒冷地区宜选板蓝根、白芷);②学习基础种植技术(如播种深度、间苗时间、病虫害识别);③小规模试种,成功后再扩大面积;④提前对接收购渠道,避免产品滞销。
种植当年收药材如何规避市场风险?
答:可通过以下方式规避风险:①关注市场动态,通过中药材信息网、产地行情等了解供需情况,避免盲目跟风种植热门品种;②发展订单农业,与药材加工企业、合作社签订保底价收购合同,锁定销路和利润;③多元化种植,选择2-3个不同品种(如根类+全草类),分散单一品种价格波动风险;④提高产品品质,通过精细化管理(如科学施肥、适时采收)提升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以优质优价应对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