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贵冷背中草药排名有何标准?价值与稀缺性如何?
名贵冷背中草药多因资源稀缺、生长环境苛刻、采收难度大或药用价值独特而备受关注,这类药材通常兼具“名贵”(价格高、市场追捧)与“冷背”(流通量少、认知度相对较低)的特点,其价值不仅体现在传统中医药理论中的功效,也与资源保护、市场需求密切相关,以下结合稀缺性、药用价值及市场情况,对部分典型名贵冷背中草药进行梳理,并……
名贵冷背中草药多因资源稀缺、生长环境苛刻、采收难度大或药用价值独特而备受关注,这类药材通常兼具“名贵”(价格高、市场追捧)与“冷背”(流通量少、认知度相对较低)的特点,其价值不仅体现在传统中医药理论中的功效,也与资源保护、市场需求密切相关,以下结合稀缺性、药用价值及市场情况,对部分典型名贵冷背中草药进行梳理,并……
红到牵牛药材,又称红牵牛、朱牵牛、红叶牵牛等,为旋花科植物红牵牛IpomoeacoccineaL.的干燥全草或根,是民间常用的草药之一,其名“红到牵牛”源于植株花朵鲜红艳丽,常与牵牛花(旋花科牵牛属Pharbitisnil)混生,但花色、功效有别,历代本草中较少单独记载,现代民间及地方草药中多有应用,以下……
竹节青,又名竹节参、竹节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竹节参(PanaxjaponicusC.A.Mey.)的干燥根茎,是我国传统民间草药,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海拔1500-3000米山地林下,因根茎结节状似竹节而得名,其药性甘、微苦,温,归肝、肾、肺经,兼具补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生津等多重功效,在……
红倒侓草是中草药中一味颇具特色的药材,其应用历史悠久,在传统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红倒侓草为唇形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约30-80厘米,茎直立,四棱形,通常带紫红色,密被倒生刺毛,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两面均被短柔毛及腺点,叶柄长1-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