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蛇有何独特药用价值与使用禁忌?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蛇类作为中草药的应用在中国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蚺蛇”的记载,后世医家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描述了蛇类药材的性味归经与临床功效,蛇类药材因其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活血化瘀等独特作用,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现代研究也进一步揭示了其药理活性成分与作用机制。

中草药蛇

蛇类中草药的主要种类与应用

蛇类药材的来源多样,不同蛇种因其性味与功效差异,在临床上有不同的应用方向,常见药用蛇种及其药用信息如下表所示:

蛇种 药用部位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常用量 备注
乌梢蛇 去内脏全体 甘,平;归肝经 祛风通络,止痉,定惊 9-12g 血虚生风者慎用
金钱白花蛇 去内脏幼蛇全体 甘、咸,温;归肝经 祛风,通络,止痉 3-4.5g 研末吞服1-1.5g
蕲蛇(五步蛇) 去内脏全体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祛风,通络,止痉 3-9g 孕妇禁用,血虚者慎用
蛇蜕 蜕下的皮 咸、平;归肝经 祛风定惊,退翳解毒 2-3g 孕妇慎用
蝮蛇 蛇毒或全体 甘、温;有毒;归肝经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解毒消肿 蛇毒微量使用 需专业提取,临床应用较少

乌梢蛇性平力缓,常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等症,因其毒性较低,临床应用较为广泛;金钱白花蛇药力较强,擅长祛风止痉,多用于抽搐痉挛、破伤风等重症;蕲蛇搜风通络之力显著,适用于顽固性风湿痹痛、麻风疥癣;蛇蜕则以祛风退翳、解毒为主,常用于小儿惊风、目生翳膜;蝮蛇蛇毒现代研究显示具有抗凝、抗血栓作用,但需严格控制剂量。

采集加工与现代研究

蛇类药材的采集多在夏秋两季,此时蛇类活动频繁,易于捕捉,捕捉后需及时剖腹去内脏,用竹片撑开腹部盘成圆形,文火烘干或晒干,即得“蛇干”;蛇蜕则需在蜕下时收集,除去泥沙杂质,干燥储存,现代研究发现,蛇类药材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蛇毒中富含磷脂酶A2、透明质酸酶、神经毒素等多肽类物质,具有抗炎、镇痛、抗凝血、抗肿瘤等作用;蛇肉(如乌梢蛇)富含优质蛋白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可增强免疫力;蛇蜕中的骨胶原、角质蛋白等成分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蛇类药材在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的应用也成为现代研究热点。

中草药蛇

注意事项

蛇类药材多为温燥之品,阴虚血热者(如五心烦热、口干舌燥)慎用;有毒蛇种(如蕲蛇、蝮蛇)需严格遵循医嘱,过量可能导致中毒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肢体麻痹等症状;部分人群对蛇类药材可能存在过敏反应,使用前应咨询医师;蛇类药材应储存于干燥通风处,防霉、防蛀,避免与有毒物品混放。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蛇类药材与蛇肉(食材)有什么区别?
解答:蛇类药材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经炮制后用于治疗疾病的特定部位(如全体、蛇蜕、蛇毒等),注重其“祛风通络、止痉定惊”等药效,使用需遵循辨证论治原则;蛇肉作为食材,主要目的是补充蛋白质等营养,性味多甘平,但部分蛇肉(如乌梢蛇肉)兼具药食同源特性,可入药膳,但两者在用途、炮制方法及功效侧重点上存在本质区别,不可混为一谈。

问题2:普通人可以自行捕捉野生蛇来制作药材吗?
解答:不可以,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多数蛇类(如五步蛇、银环蛇、眼镜蛇等)属于“三有”保护动物(有益的、有重要经济价值、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捕捉、杀害、食用野生蛇类涉嫌违法;野生蛇类可能携带寄生虫、病毒(如出血热病毒),未经专业处理直接使用存在严重安全风险;蛇类药材的炮制需去内脏、烘干等特定工艺,非专业人员难以保证药材质量与药效,应在正规药店购买经过炮制的合格蛇类药材。

中草药蛇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仙茅中药材,究竟有哪些独特功效与使用禁忌?
« 上一篇 今天
哪些中药材能治疗咳嗽?不同症状如何对症选药材?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