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嘣吃什么中草药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血崩是中医妇科急症,指经血非时暴下,量多如注,或淋沥日久不止,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大出血、子宫肌瘤等疾病引起的急性出血,中医认为血崩核心病机为“冲任不固,经血失约”,临床需辨证论治,根据气虚、血热、血瘀等不同证型选用中草药,以下从证型分类、常用草药、配伍原则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说明。

血嘣吃什么中草药

辨证分型与中草药应用

中医治疗血崩强调“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急性出血期以止血为先,兼顾固涩;血势稍缓后则需澄源复旧,调理脏腑功能,临床常见证型及对应中草药如下:

(一)气虚证——益气摄血,固冲止血

症状特点:经血量多,色淡质稀,面色㿠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小腹空坠,舌淡苔薄,脉细弱,多见于素体虚弱、劳倦过度或久病体虚者。
核心病机:中气不足,冲任失固,统摄无权。
常用中草药

药名 性味归经 功效 用法用量(参考) 配伍说明
黄芪 甘,微温;归脾、肺经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15-30g,煎服 为“补气之长”,配党参、白术增强益气摄血之力,配升麻升提举陷
党参 甘,平;归脾、肺经 益气健脾,生津养血 15-30g,煎服 黄芪相须为用,共奏补中益气之功,血崩气脱者可改用人参(3-10g)急救
白术 苦、甘,温;归脾、胃经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10-15g,煎服 助黄芪、党参健脾以固后天之本,配陈皮理气防滋腻
升麻 辛、甘,微寒;归肺、脾、胃经 升阳举陷,清热解毒 3-6g,煎服 引黄芪、党参等药上行升提,固摄冲任,用量不宜过大,防升散太过
山药 甘,平;归脾、肺、肾经 补脾养肺,固肾益精 15-30g,煎服 健脾补肾以固本,配海螵蛸、茜草增强止血固涩效果

(二)血热证——清热凉血,止血安冲

症状特点:经血量多,色深红或鲜红,质稠,心烦口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多见于肝郁化火、热蕴胞宫或过食辛辣者。
核心病机:热扰冲任,迫血妄行,血溢脉外。
常用中草药

血嘣吃什么中草药

药名 性味归经 功效 用法用量(参考) 配伍说明
黄芩 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 6-12g,煎服 清上焦热以凉血,配黄柏清下焦热,共奏清热止血之效,炒炭后止血力更强
地榆 苦、酸,寒;归肝、大肠经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10-15g,煎服;炒炭用 善治下焦血热出血,炒炭后涩血止血,配茜草、侧柏叶增强凉血止血效果
侧柏叶 苦、涩,寒;归肺、肝、脾经 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10-15g,煎服;炒炭用 炒炭后收敛止血力强,配生地、牡丹皮清热凉血,治血热崩漏效佳
槐花 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6-12g,煎服;炒炭用 善治下部出血,尤其血热崩漏,配黄芩、地榆增强清热止血作用
茜草 苦,寒;归肝、心经 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10-15g,煎服;炒炭用 炒炭化瘀止血,生行血止血,血热夹瘀者宜生用,血热崩漏炒炭用增强止血

(三)血瘀证——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症状特点:经血时下时止,或量多色紫黑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或弦,多见于产后瘀血内阻、手术创伤或寒凝血瘀者。
核心病机:瘀血阻滞冲任,血不归经,新血不得归经。
常用中草药

药名 性味归经 功效 用法用量(参考) 配伍说明
三七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化瘀止血,消肿定痛 3-10g,研末吞服或煎服 “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为血崩要药,研末吞服止血效佳,配蒲黄、五灵脂增强化瘀止血
蒲黄 甘,平;归肝、心经 止血化瘀,利尿通淋 6-12g,包煎;炒炭用 生用行血化瘀,炒炭止血,三七、蒲黄同用为化瘀止血经典对药,治崩漏夹瘀
益母草 苦、辛,微寒;归肝、膀胱经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15-30g,煎服 善治妇科血瘀出血,配当归、川芎活血调经,血崩急性期可加大用量至30-60g
五灵脂 咸、甘,温;归肝、脾经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3-10g,包煎;炒炭用 “行血止痛之要药”,炒炭后止血,配蒲黄(失笑散)增强化瘀止血,孕妇慎用
没药 辛、苦,平;归心、肝、脾经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3-10g,煎服 配乳香、当归活血化瘀,治血瘀崩漏伴小腹刺痛,脾胃虚弱者慎用

配伍原则与注意事项

  1. 标本兼顾:急性出血期以止血固涩为主(如配伍海螵蛸、艾叶炭、棕榈炭等收敛止血药),血势稍缓后需健脾补肾、调理肝脾以固本(如配杜仲、续断、当归等)。
  2. 辨证用药:气虚忌用寒凉,血热忌用温燥,血瘀忌用纯补,需根据体质和证型灵活调整。
  3. 中病即止:止血药多性涩,长期使用易致瘀滞,血止后应及时停用,转以调理气血为主。
  4. 煎服方法:止血药(如三七、蒲黄)可研末吞服,提高吸收率;炭类药(地榆炭、蒲黄炭)需炒至表面焦黑,存性用,增强止血效果。
  5. 禁忌人群:孕妇慎用活血化瘀药(如益母草、没药);实热证忌用温补药(如黄芪、党参);虚寒证忌用苦寒药(如黄芩、地榆)。

相关问答FAQs

Q1:血崩时可以立即自行服用中草药吗?
A1:不建议立即自行用药,血崩属于急症,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需先紧急就医(如西医止血、补液等),明确病因(如子宫肌瘤、凝血功能障碍等),中医治疗需在专业医师辨证后用药,若盲目使用止血药可能延误病情(如宫外孕破裂等急腹症误用止血药加重风险)。

Q2:中草药治疗血崩需要多久见效?
A2:疗效因证型、病情轻重及个体差异而异,一般而言,气虚、血热证用药1-3天可控制出血,血瘀证需3-5天(需化瘀止血),若用药3天出血量无减少或反而增多,需及时调整方案或结合西医治疗,血止后需调理1-3个月经周期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血嘣吃什么中草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干藕节药材
« 上一篇 09-11
中医治疗白浊如何辨证施治?
下一篇 » 09-1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