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药材种植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茱萸作为传统中药材,有“吴茱萸”与“山茱萸”之分,前者为芸香植物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具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效;后者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能补益肝肾、涩精固脱,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产业发展,茱萸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其规范化种植技术成为保障药材质量的关键。

茱萸药材种植

茱萸种植对环境要求较为严格,需综合考虑气候、土壤、海拔等因素,山茱萸适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性强,适宜生长在年均温12-16℃、年降水量600-1200mm的地区,以土层深厚(≥60cm)、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为佳,土壤pH值5.5-6.5;吴茱萸喜温暖,不耐严寒,适宜年均温15-19℃,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微酸性至中性土壤,忌积水低洼地,海拔方面,山茱萸多分布于600-1200m山区,吴茱萸适宜400-800m丘陵地带,高海拔地区需注意防寒。

繁殖技术是茱萸种植的基础,常用方法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最为普遍,需经层积处理: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去除果肉洗净种子,与湿沙按1:3比例混合,置于0-5℃环境层积沙藏80-120天,待30%种子露白即可春播(3-4月)或秋播(10-11月),播种前深耕土壤25-30cm,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kg、复合肥50kg作基肥,耙平后作畦(宽1.2m、高15cm),条播行距30cm,播种量1.5-2kg/亩,覆土2-3cm,盖草保湿,出苗后揭去盖草,扦插繁殖于春季3月选取母树健壮枝条,剪取15-20cm长插穗(保留2-3个芽),基部用500mg/L萘乙酸溶液浸泡5分钟,插入苗床(基质为珍珠岩:腐叶土=1:1),深度为插穗1/2,搭遮阳网保持湿度,生根成苗率可达70%以上,分株繁殖于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挖取山茱萸母株基部萌蘖苗,带根分割后定植,此法成活率高,但繁殖系数低。

田间管理直接影响茱萸的产量与品质,幼苗期需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当苗高10cm时按株距15cm间苗,6-8月追施1-2次氮肥(尿素10-15kg/亩),促进幼苗生长,定植后1-3年为幼树期,每年中耕除草3-4次,春季萌芽前施催芽肥(氮磷钾复合肥50kg/亩),秋季落叶后施越冬肥(腐熟农家肥1500kg/亩+过磷酸钙30kg/亩);4年后进入结果期,增加磷钾肥比例,结果盛期每年施肥3次:萌芽肥(3月,促花芽分化)、壮果肥(6月,促果实膨大)、采后肥(10月,恢复树势),整形修剪是丰产关键,山茱萸宜采用自然开心形,幼树定干高度60-80cm,选留3-4个主枝,培养结果枝组;结果期疏除过密枝、病虫枝、交叉枝,回缩衰老枝,保持树体通风透光,吴茱萸多采用多主枝自然圆头形,修剪时注意短截结果枝,更新复壮,保花保果可通过花期叶面喷施0.1%硼砂+0.3%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或果园放蜂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15%-20%。

病虫害防治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常见病害有叶斑病(半知菌类感染,叶片出现褐色病斑,后期穿孔)、炭疽病(真菌性病害,果实和叶片出现褐色病斑,有轮纹),农业防治需轮作(间隔3年以上)、清除病枝落叶集中烧毁;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2-3次,虫害主要有蚜虫(4-5月危害嫩梢)、红蜘蛛(6-8月危害叶片)、天牛(幼虫蛀食枝干),蚜虫可用10%吡虫啉2000倍液喷雾,红蜘蛛喷施20%哒螨灵1500倍液,天牛幼虫可用钢丝钩杀蛀孔,注入80%敌敌畏50倍液,并用黄泥封孔,化学防治需注意安全间隔期,采收前30天停止用药。

茱萸药材种植

采收加工是保证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山茱萸采收期为9-10月,当果皮呈鲜红色、果肉变软时即可采收,选择晴天露水干后采摘,避免雨天导致霉变,采收时轻采轻放,避免损伤果肉,采收后及时去除果核,传统方法是将果实放入沸水中烫5-10分钟(果皮膨胀易去核),捞出晾晒或烘干(温度60-70℃,不超过8小时),至果皮皱缩、柔软、有韧性时即可,干燥率约为4:1,吴茱萸采收期为8-9月,果实呈暗绿色、尚未开裂时采收,晒干或阴干,果实干燥后呈暗绿色或绿褐色,香气浓郁,贮藏时需置于阴凉干燥处(湿度<60%),定期检查,防潮、防虫、防霉变,用麻袋或木箱包装,保存期2-3年。

茱萸种植关键时间节点及管理要点

时间节点 注意事项
3-4月/10-11月 播种(种子繁殖) 层积处理确保种子露白,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
3月/10月 定植(幼苗/分株苗) 选择阴天或傍晚定植,浇透定根水
3月 萌芽肥(氮磷钾复合肥) 幼树以氮肥为主,结果树增加磷钾比例
4-5月 中耕除草、间苗(幼苗期) 除草后及时松土,避免伤根
6月 壮果肥(磷钾肥) 山茱萸结果期重点施肥,促进果实膨大
7-8月 病虫害防治(蚜虫、红蜘蛛) 交替用药,避免抗药性
9-10月(山茱萸)/8-9月(吴茱萸) 采收果实 选择晴天,轻采轻放,及时加工
10月 采后肥(农家肥+过磷酸钙) 结合深翻施入,恢复树势
休眠期(11-2月) 整形修剪 疏除病虫枝、交叉枝,培养结果枝组

FAQs:

  1. 问:茱萸种植一般需要多少年才能结果?如何缩短结果周期?
    答:茱萸结果年限因繁殖方式而异,种子繁殖的山茱萸一般需4-5年进入结果期,8-10年进入盛果期;扦插繁殖或分株繁殖的山茱萸2-3年即可结果,盛果期提前1-2年,吴茱萸种子繁殖需3-4年结果,扦插繁殖2年结果,缩短结果周期的关键:一是选用优质种苗或扦插苗,加强幼树期肥水管理(增施氮肥促生长);二是合理整形修剪(培养健壮树体);三是辅助保花保果措施(花期喷施硼肥、放蜂授粉),可提前1-2年进入结果期。

    茱萸药材种植

  2. 问:种植茱萸时如何提高土壤肥力,避免连作障碍?
    答:提高土壤肥力需做到:①深耕改土,定植前深耕30cm以上,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5000kg、生物菌肥50kg,改善土壤结构;②配方施肥,根据树体生育期需求平衡氮磷钾肥,结果期增施钙镁肥和微量元素(如锌、硼);③间作绿肥,在行间种植紫云英、苜蓿等豆科绿肥,花期翻压入土,增加有机质,避免连作障碍需实行轮作,与禾本科、豆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或每亩施生石灰50-100kg调节土壤pH值,清除土壤病原菌,同时定期施用生物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抑制土传病害,维持土壤微生态平衡。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鹿蹄草在中草药吧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 上一篇 前天
中草药毛莨图片
下一篇 » 前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