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蓟药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大小蓟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历代本草多有记载,二者均为菊科植物,性味功效相近,但因基原不同,在临床应用与鉴别上存在一定差异,大蓟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二者均以凉血止血、散瘀解毒见长,常用于血热出血及热毒疮痈等症。

大小蓟药材

从来源与性状来看,大蓟植株较高大,可达1米以上,茎具纵棱,被白色绵毛;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裂齿及针刺,叶背具白色毛绒;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总苞钟状,花冠紫红色,干燥地上茎呈圆柱形,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纵棱及白色柔毛;叶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状披针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浅裂齿及针刺,两面均被毛;花冠多脱落,冠毛羽状,小蓟植株较矮小,通常30-60厘米,茎圆柱形,有纵棱,被柔毛;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边缘有齿裂或刺,叶面绿色,叶背略白;头状花序顶生,总苞钟形,花冠紫红色或淡红色,干燥地上茎较细,表面灰绿色或带紫色,有纵棱及白色柔毛;叶多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状披针形,全缘或微波状,边缘有细刺齿;花冠常脱落,有时可见残留的冠毛。

在性味归经方面,二者均味甘、苦,性凉,归心、肝经,但大蓟偏于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尤善治下焦出血及疮痈肿毒;小蓟则凉血止血兼能利尿通淋,长于治血热出血及热淋涩痛,如《本草拾遗》言:“大蓟根,主崩中血血,生肌排脓。”《本草纲目》载:“小蓟,凉血止血,去毒消痈。”

化学成分上,大蓟主要含柳穿鱼叶苷、蒙花苷、菊糖、挥发油及生物碱等成分;小蓟则富含黄酮类(如刺槐素、木犀草素)、甾体类、三萜类及多种微量元素,现代研究表明,二者均具有止血、抗炎、抗菌、降压及保肝等作用,其止血机制可能与收缩局部血管、促进血小板聚集及缩短凝血时间有关;抗炎作用则与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有关。

药理作用方面,大蓟水煎剂对多种实验性出血模型(如小鼠断尾出血、大鼠肝素化出血)均有显著止血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小蓟提取物能显著缩短凝血酶原时间,提高血小板数量,对急性肾炎、泌尿系感染有辅助治疗作用,其利尿作用可能与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及抑制肾小管重吸收有关。

大小蓟药材

临床应用上,大蓟常用于治疗吐血、咯血、衄血、崩漏、尿血等血热出血证,可单用或配伍三七、侧柏叶等同用;治疗痈肿疮毒,可鲜品捣烂外敷或配伍金银花、蒲公英等内服,小蓟常用于治疗血热出血,尤以尿血、便血为宜,可配伍小蓟饮子(小蓟、蒲黄、藕节等);治疗热淋涩痛,常配伍车前子、滑石等;治疗疮痈肿毒,可内服外用并用,如《圣济总录》中以小蓟叶捣汁服,并涂敷患处。

鉴别要点上,可通过性状特征区分二者:大蓟植株高大,叶羽状深裂,边缘具针刺,茎被绵毛;小蓟植株矮小,叶披针形,边缘具细刺齿或全缘,茎被柔毛,显微鉴别中,大蓟叶肉栅栏组织细胞1-2列,小蓟为1列;大蓟导管网纹孔纹,小蓟主要为网纹及螺纹,理化鉴别可采用薄层色谱法,大蓟以柳穿鱼叶苷为对照,小蓟以刺槐素为对照,分别展开后显相同斑点。

用法用量方面,内服煎汤,大蓟9-15g,鲜品可用30-60g;小蓟10-15g,鲜品可用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撒敷,止血多炒炭用,凉血解毒多生用,使用注意,二者均性凉,脾胃虚寒、无瘀血者慎用;孕妇慎用,以免动胎。

资源保护上,大蓟与小蓟均为野生资源,近年来因过度采挖,部分地区资源减少,目前已有人工栽培技术,如大蓟可于春季播种,小蓟可通过分株繁殖栽培,以满足市场需求,应加强野生资源抚育,合理采收,确保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大小蓟药材

项目 大蓟 小蓟
来源 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 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状 茎圆柱形,有纵棱及白色绵毛;叶羽状深裂,边缘有针刺 茎较细,有纵棱及柔毛;叶披针形,边缘有细刺齿或全缘
功效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凉血止血,利尿通淋,解毒消痈
主治 血热出血,痈肿疮毒 血热出血,热淋涩痛,痈肿疮毒
化学成分 柳穿鱼叶苷、蒙花苷、菊糖、生物碱 黄酮类(刺槐素、木犀草素)、甾体类、三萜类
药理作用 止血、抗炎、抗菌、增强免疫 止血、利尿、抗炎、抗菌、降压
用法用量 煎汤9-15g,鲜品30-60g 煎汤10-15g,鲜品30-60g

相关问答FAQs:

问:大小蓟有什么区别?如何通过性状快速区分? 答:大小蓟的主要区别来源于植物形态及性状特征,大蓟植株高大(可达1米以上),茎被白色绵毛,叶呈椭圆状披针形且羽状深裂,边缘有明显的不等长裂齿及针刺;小蓟植株矮小(通常30-60厘米),茎仅被柔毛,叶为长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边缘多为细刺齿或全缘,无深裂,干燥药材中,大蓟叶片破碎后可见深裂结构,茎质较硬;小蓟叶片较完整,边缘刺齿细密,茎质较柔软。

问:大小蓟可以长期服用吗?有哪些禁忌人群? 答:大小蓟性凉,不宜长期服用,尤其脾胃虚寒者长期使用易致腹泻、腹痛等不适,禁忌人群包括:①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因性凉易伤脾胃阳气;②无瘀血的出血证,如气虚、阳虚所致的出血,用之加重虚寒;③孕妇,因有活血通经作用,可能引发流产;④低血压患者,小蓟有降压作用,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血压过低,需在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中病即止。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进口数据
« 上一篇 前天
中草药党参鉴定如何辨别真伪?关键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