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药材加工方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中药材加工是连接采收与临床应用的关键环节,通过一系列技术处理,可去除杂质、优化药效、降低毒性、便于储存与调剂,是保证药材质量与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其加工方法种类繁多,需根据药材特性、药用部位及临床需求灵活选择,主要可分为净制、切制、炮制、干燥及其他特殊处理五大类。

简述中药材加工方法

净制:去除杂质,保证药材纯净

净制是中药材加工的第一步,目的是清除药材中的杂质、非药用部位及劣质品,确保药材纯净度,具体方法包括:

  1. 挑选:人工或机械分离药材中的杂质(如泥沙、石块)及非药用部位(如根类药材的芦头、茎类药材的木心、花类药材的花梗),黄芪需去除根头及须根,莲子需去心(清心火时保留)。
  2. 风选:利用气流分离轻重杂质,如吹拂牡丹花中的花萼、枯叶。
  3. 水选:通过水洗、漂洗去除泥沙、盐分(如海藻漂去盐分)或毒性成分(如半夏用明矾水漂洗以降低刺激性)。
  4. 筛选:根据药材大小、形状过筛,如筛选颗粒均匀的薏苡仁,分离碎屑。
  5. 特殊去杂:对表面有毛或刺的药材,如旋覆花去毛(避免刺激咽喉),枇杷叶去背绒毛;或对有毒部位,如附子去乌头碱含量高的“角”,远志去木心(减少副作用)。

切制:便于炮制与煎煮,优化成分释放

切制是将净制后的药材根据药用部位及加工需求切成一定规格的片、丝、段、块等,便于炮制、煎煮及制剂,操作前常需软化处理(如浸润、蒸煮软化),避免切制时破碎,常见切制方法及适用药材如下:

  • 切片:横切(如黄芪、甘草切厚片,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斜切(如当归、川芎切斜片,扩大接触面积)、顺切(如木香、沉香切薄片,减少挥发油损失)。
  • 切丝:将药材切成长丝,如陈皮、桑白切丝,便于煎煮或入丸散。
  • 切段:将茎类药材切成小段,如薄荷、佩兰切段,保留挥发油成分。
  • 切块:将质地坚硬的药材切成小块,如何首乌、大黄切块,利于软化及炮制。
  • 刨片:对木质类或角质类药材,如檀香、苏木,用刨刀刨成薄片,减少切制阻力。

炮制: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

炮制是中药材加工的核心环节,通过加热、加辅料、或其他处理方法,改变药材的性味、归经及功效,或降低毒性、增强疗效,根据是否加辅料,可分为加辅料炮制和不加辅料炮制两大类:

(一)加辅料炮制

在炮制过程中加入特定辅料,通过辅料与药材的协同作用达到目的:

简述中药材加工方法

  • 蜜炙:用炼蜜拌炒药材,增强补中益气、润肺止咳功效,如黄芪蜜炙后补气之力更强,款冬花蜜炙后润肺止咳作用增强。
  • 酒炙:用黄酒或白酒拌炒,引药上行、活血通络,如当归酒炙后补血活血作用增强,大黄酒炙后泻下力缓和,活血化瘀力增强。
  • 醋炙:用米醋拌炒,引药入肝、理气止痛、收敛止血,如香附醋炙后疏肝解郁力强,延胡索醋炙后止痛作用显著。
  • 盐炙:用盐水拌炒,引药入肾、滋阴降火,如黄柏盐炙后增强泻火坚阴作用,杜仲盐炙后补肝肾、强筋骨力更强。
  • 姜炙:用生姜汁拌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如半夏姜炙后降低毒性,增强化痰止呕作用;厚朴姜炙后消除对咽喉的刺激性。

(二)不加辅料炮制

通过单纯加热或机械处理改变药材性质:

  • 炒制:分清炒(不加辅料)和加辅料炒,清炒包括炒黄(如炒莱菔子,消食导滞力增强)、炒焦(如焦山楂,健脾止泻)、炒炭(如地榆炭,收敛止血);加辅料炒如麸炒(如麸炒白术,健脾燥湿力强,减少刺激性)、土炒(如土炒山药,增强健脾止泻)。
  • 煅制:高温煅烧,使药材酥脆,增强收敛、制酸作用,如石膏煅后变为煅石膏,清热泻火力减弱,收湿生肌力增强;牡蛎煅后增强收敛固涩作用。
  • 蒸制:用水蒸气加热,软化药材、改变药性,如生地黄性寒,蒸制后变为熟地黄,性转温,补血滋阴力增强;黄酒蒸制山茱萸,增强补肝肾涩精作用。
  • 煮制:用水或药液加热,降低毒性或软化药材,如制附子用甘草、黑豆煮制,水解乌头碱,降低毒性;远志用甘草水煮,去心减毒。

主要炮制方法归纳表

炮制方法 辅料/方法 目的 举例
蜜炙 炼蜜 增强补中、润肺止咳 黄芪、款冬花
酒炙 黄酒/白酒 引药上行、活血通络 当归、大黄
醋炙 米醋 引药入肝、理气止痛 香附、延胡索
盐炙 食盐水 引药入肾、滋阴降火 黄柏、杜仲
炒黄 清炒 增强健胃消食 炒莱菔子、炒麦芽
煅制 高温煅烧 增强收敛、制酸 煅石膏、煅牡蛎
蒸制 水蒸气 改变药性、软化药材 熟地黄、制山茱萸

干燥:防止霉变,利于储存

干燥是加工的最后环节,目的是去除药材中多余水分,防止发霉、虫蛀,便于长期储存,常用方法包括:

  1. 自然干燥:包括晒干(适用于大多数根、茎类药材,如甘草、黄芪)、阴干(适用于含挥发油的药材,如薄荷、荆芥,避免高温成分挥发)。
  2. 人工干燥:通过热风烘干、远红外干燥、微波干燥等控制温度(一般不超过60℃,避免有效成分破坏),如烘干人参、远红外干燥菊花。

其他特殊加工方法

针对特定药材,还需采用特殊处理方法:

  • 发酵:利用微生物作用改变药材性质,如神曲(用面粉、杏仁等发酵而成,健脾消食)、淡豆豉(用大豆发酵,解表除烦)。
  • 发芽:种子类药材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发芽,如麦芽(大麦芽,消食和中)、谷芽(稻芽,健脾消食)。
  • 制霜:用析出法或升华法制成粉末状结晶,如西瓜霜(西瓜与芒硝析出,清热解毒)、巴豆霜(巴豆去油制霜,降低毒性)。
  • 煨制:包裹加热,减少刺激性,如肉豆蔻裹面煨,去除油质,温中止泻作用增强。

相关问答FAQs

Q1:为什么中药材需要加工?加工不当会对药效产生什么影响?
A:中药材加工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加工可去除杂质、非药用部位(如附子的毒性成分)及霉变虫蛀部分,降低毒副作用;通过炮制可改变药性(如生地黄→熟地黄,由凉血转为补血)、增强疗效(如蜜炙黄芪补中益气)、便于煎煮和储存,若加工不当,如炮制火候过大(有效成分破坏)、未去净毒性部位(如生附子使用),可能导致药效降低、无效甚至引发中毒,如生半夏刺激咽喉,引起肿胀。

简述中药材加工方法

Q2:不同药材的加工方法差异很大,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A:药材加工方法的差异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① 药用部位:根类(切厚片)、花类(阴干)、果实类(炒制)加工方式不同;② 药材特性:含挥发油的药材(薄荷)需低温干燥,有毒药材(附子)需特殊炮制降毒;③ 临床需求:同一药材不同炮制品功效不同,如生大黄泻下,酒炙大黄活血,炒炭大黄止血;④ 传统经验:如“逢子必炒”(种子类药材炒制后易煎出成分)、“逢土必制”(矿物类药材煅后易粉碎),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加工方法的个性化选择。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药材种植市场前景
« 上一篇 今天
中药材种植合同如何保障农户与收购方权益?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