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茭莲中草药的药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双茭莲,又名双叶莲、鸡肾草,为兰科植物双肾草(Neottia nidus-avis)的全草,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及长江流域,多生于林下阴湿处或草甸,是传统民间常用草药,其性味甘、平,归肾、膀胱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有“补肾益精、利尿通淋、调经止血”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其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拓展。

双茭莲中草药药效

植物基原与传统药用

双茭莲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5-30cm,基部具2枚对生叶,叶片卵圆形或椭圆形,肉质肥厚,形似双肾,故名“双肾草”;茎直立,上部疏生2-3枚鳞片状叶,总状花序顶生,花小而密集,黄绿色或带紫色,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其味甘能补,性平偏缓,既能补肾气、填肾精,又能利水湿、通淋浊,尤其适用于肾虚腰痛、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等症。《贵州民间草药》中记载其“治虚弱咳嗽,治虚肿”,《四川中药志》则言其“调经,止带,利尿,治女子月经不调”。

主要化学成分

现代分离鉴定发现,双茭莲的活性成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见表1),这些成分共同奠定了其药理作用基础。

表1 双茭莲主要化学成分及类别
| 成分类别 | 代表成分 | 主要存在部位 |
|----------------|---------------------------|--------------------|
| 生物碱 | 鸟巢兰碱、双肾草碱 | 全草 |
| 黄酮类 | 槲皮素、山奈酚及其苷类 | 叶、茎 |
| 多糖 | 双肾草多糖(NDP) | 根、茎 |
| 甾体类 | β-谷甾醇、豆甾醇 | 全草 |
| 氨基酸 | 天冬氨酸、谷氨酸等 | 全草 |

药理作用研究

抗氧化与延缓衰老

双茭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可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动物实验表明,其提取物能显著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提升SOD活性,提示其具有抗衰老潜力。

双茭莲中草药药效

免疫调节作用

双肾草多糖(NDP)是重要的免疫活性成分,可通过激活巨噬细胞,促进细胞因子(如IL-2、TNF-α)的分泌,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多糖还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善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对化疗后免疫功能抑制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利尿与抗炎作用

双茭莲的利尿作用与其所含的钾离子及生物碱成分有关,能促进钠、钾排泄,增加尿量,减轻水肿,其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大鼠足肿胀等炎症模型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如PGE2、NO)释放有关,为治疗淋证、水肿及风湿痹痛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调节生殖系统功能

传统用于“补肾益精”的现代研究显示,双茭莲提取物可增加雄性大鼠睾丸指数和精子数量,提高精子活力,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睾酮分泌、改善睾丸生精功能有关;对雌性而言,其多糖成分可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促进雌二醇分泌,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症状。

抗疲劳作用

双茭莲中的氨基酸和多糖可为机体提供能量,减少运动后乳酸堆积,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降低血清尿素氮(BUN)含量,表明其具有抗疲劳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疲劳人群。

双茭莲中草药药效

临床应用

  1. 肾虚相关疾病: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头晕耳鸣,可单用或配伍杜仲、菟丝子等,如“双肾草汤”;
  2. 泌尿系统疾病:治疗淋证(小便涩痛、尿频尿急)、水肿(慢性肾炎水肿),配伍车前子、泽泻等利尿通淋药;
  3. 妇科疾病:用于月经不调、崩漏、白带过多,配伍阿胶、艾叶等止血调经药;
  4. 慢性疲劳综合征:改善乏力、失眠、免疫力低下,可单用或配伍黄芪、党参等补气药。

使用注意

双茭莲药性平和,但仍需注意:阴虚火旺者(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慎用,避免助热;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宜与利尿酸类药物同服,可能增强利尿效果导致电解质紊乱;用药期间若出现皮疹、腹痛等不适,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相关问答FAQs

Q1:双茭莲适合哪些人群长期服用?
A:双茭莲适合肾虚体质(如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慢性疲劳综合征(易疲劳、免疫力低下)、轻度水肿(如慢性肾炎水肿)及更年期女性(月经不调、潮热盗汗)人群长期服用,但需注意,阴虚火旺(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实热证者不宜长期使用,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服用,一般以1-3个月为一个疗程。

Q2:双茭莲与哪些药材配伍能增强补肾效果?
A:双茭莲补肾益精,配伍温补肾阳的药材可增强疗效,如杜仲(补肝肾、强筋骨)、菟丝子(补肾固精)、淫羊藿(温肾壮阳)等,尤其适合肾阳虚引起的腰痛、阳痿;若为肾阴虚,可配伍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肾阴的药材,以达到“阴中求阳”的效果,配伍黄芪、党参等补气药,可“气阴双补”,改善气虚乏力症状。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瓜蒌药材价格为何起伏不定?当前市场行情及后市趋势怎样?
« 上一篇 09-09
雅安药材市场
下一篇 » 09-09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