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发的中药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白发多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血热风燥或情志失调相关,治疗需以补益肝肾、养血活血、清热凉血为原则,历代医籍中记载了多种具有乌发功效的中药材,其通过多靶点调节机体功能,延缓白发生成,现将其常用种类、功效及应用简述如下。

治疗白发的中药材

何首乌为乌发经典药材,历代医家推崇备至,制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常用于血虚萎黄、须发早白,可单用或配伍黑芝麻、当归等增强疗效;生首乌虽能解毒通便,但需炮制后使用,避免生品可能引起的肝损伤风险,黑芝麻性平味甘,归肝、肾、大肠经,能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富含维生素E、铁、锌等微量元素,既可入药也可日常食用,如与核桃、红枣同煮成糊,长期服用有助于改善发质,当归为补血要药,补血活血之余,其性温润,能濡养头发,常与熟地黄、白芍配伍(如四物汤),治疗血虚引起的须发早白,尤适于面色萎黄、头晕乏力者。

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含枸杞多糖、甜菜碱等成分,可促进黑色素合成,增强毛囊活性,常与菊花、桑葚同泡茶饮,缓解肝肾阴虚导致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熟地黄滋阴补血,填精益髓,性微温,与当归、川芎配伍能增强养血效果,适于血虚精亏、腰膝酸软伴白发者,女贞子与旱莲草合称“二至丸”,女贞子补肝肾、强腰膝,旱莲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二者配伍阴阳双补,尤适于阴虚血热、头晕耳鸣、须发早白,且性质平和,长期服用不易上火,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燥,富含花青素和铁元素,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可鲜食或制膏,与制首乌、黑芝麻同用,效果更佳,侧柏叶凉血止血、生发乌发,外用可煮水洗发,或与何首乌、当归煎服,治疗血热风燥引起的头皮屑多、须发早白,制黄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常与枸杞、茯苓同用,适于脾肾气虚、疲劳乏力、须发早白者。

以下为常用乌发中药材简明表:

治疗白发的中药材

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用法用量 适用人群
制首乌 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 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 煎服,6-12g 肝肾精血亏虚须发早白
黑芝麻 甘,平,归肝、肾、大肠经 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煎服,9-15g;或入丸散 肝肾精血不足,肠燥便秘
当归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煎服,6-12g 血虚萎黄,须发早白
枸杞 甘,平,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煎服,6-12g;泡茶饮 肝肾阴虚,腰膝酸软
女贞子 甘、苦,凉,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明目乌发 煎服,6-12g 阴虚血热,头晕耳鸣

需注意,中药治疗白发需辨证论治,如肝火旺盛者慎用温补药,脾胃虚弱者少用滋腻药,建议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同时配合规律作息、均衡饮食、调节情志,方能取得较好效果。

FAQs

  1. 中药治疗白发一般需要多长时间见效?
    中药治疗白发见效时间因人而异,通常需坚持服用3-6个月以上,因头发生长周期较长(每月约1cm),且白发形成与长期气血、脏腑功能失调相关,短期用药难以见效,需根据体质辨证用药,同时配合饮食调理(如增加黑豆、黑芝麻等摄入)和生活方式改善(如避免熬夜、减轻压力),多数患者在连续用药半年后可见白发减少或新生头发变黑。

    治疗白发的中药材

  2. 使用何首乌治疗白发需要注意什么?
    何首乌分生首乌与制首乌,乌发需用制首乌(经黑豆汁蒸晒炮制),生首乌有解毒通便作用,但含蒽醌类成分,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引起肝损伤,使用何首乌需注意:①必须购买正规炮制品,避免误用生品;②严格遵医嘱用量,一般每日不超过12g;③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若出现乏力、黄疸、尿黄等异常,立即停药并就医;④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白蜈蚣
« 上一篇 09-23
中草药粉藤的药用功效、适用人群及使用禁忌究竟有哪些?
下一篇 » 09-2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