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是什么药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知母是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为临床常用的清热泻火药,因其“滋阴润燥、清热泻火”的功效,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尤其在治疗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阴虚消渴及肠燥便秘等症中应用广泛,其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多有论述,至今仍是中医处方中的常用药材之一。

知母是什么药材

来源与植物形态

知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等地,其中河北易县、安国等地所产“祁知母”品质最佳,为道地药材,其植株高20-70cm,根茎横走,被黄褐色纤维状残叶基,具多数细根;叶基生,成丛,线形,长15-45cm,宽3-7mm,基部鞘状,平行脉;花葶直立,高于叶,总状花序长20-50cm,花淡紫色或白色,具短梗;蒴果长圆形,具6纵棱,成熟时沿腹缝线开裂,药用部位为其干燥根茎,通常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烘干,习称“毛知母”;或趁鲜除去外皮,晒干,习称“知母肉”。

性味归经与功效

知母性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其性寒能清热,味苦能泄降,甘能滋润,既能清泻实热,又能滋阴润燥,兼具“清”与“润”双重特点,故被誉为“清热滋阴之良品”,核心功效可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清热泻火

知母苦寒清泄,善于清泻肺胃实热及气分实热,为治疗温热病气分高热之要药,若外感热病,邪入气分,症见壮热、烦渴、大汗、脉洪大者,常与石膏配伍,如《伤寒论》白虎汤,石膏清泻阳明经热,知母助石膏清热生津,共奏清热保津之效;若肺热壅盛,症见咳嗽痰黄、气喘胸痛,可配黄芩、桑白皮等,以清肺化痰止咳。

滋阴润燥

知母甘寒质润,能滋养肺、胃、肾之阴,适用于阴虚内热及燥热伤阴诸证,若肺阴不足,燥热咳嗽,症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咽干口燥,常与贝母配伍,即二母散,贝母润肺化痰,知母滋阴润燥,共奏润肺止咳之功;若胃阴亏虚,症见口干舌燥、饥不欲食,常与沙参、麦冬、玉竹等养阴药同用,以增液益胃;若肾阴亏虚,骨蒸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常与黄柏、熟地黄等配伍,如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

知母是什么药材

生津止渴

知母能清热而滋阴生津,适用于热病伤津及阴虚消渴,若热病后期,津伤口渴,常与天花粉、芦根、麦冬等配伍,以清热生津;若消渴病(类似于现代糖尿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身体消瘦,属阴虚燥热者,常与天花粉、葛根、麦冬等配伍,如玉液汤,滋阴清热、生津止渴。

润肠通便

知母能滋阴润燥,肠燥便秘多因阴津不足、肠道失润所致,知母常与火麻仁、郁李仁、瓜蒌仁等润肠通便药同用,以增水行舟,缓解便秘。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知母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皂苷类(如知母皂苷AⅢ、BⅡ、C等)、黄酮类(芒果苷、异芒果苷)、多糖类、生物碱(知母宁)、木脂素类及微量元素等,其药理作用广泛,主要表现为:

  • 解热作用:知母皂苷及芒果苷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如内毒素、酵母等)有显著解热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合成及调节体温中枢有关。
  • 降血糖作用:知母多糖、皂苷及黄酮类成分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糖异生等途径降低血糖,对2型糖尿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 抗炎与免疫调节:芒果苷、异芒果苷等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多糖类成分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免疫平衡。
  • 抗衰老与抗氧化:知母富含黄酮类和多糖,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延缓细胞衰老。
  • 神经保护作用:知母皂苷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潜在保护作用,可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减少β-淀粉样蛋白沉积等机制发挥作用。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清热泻火宜生用,滋阴润燥宜盐水炙用(取知母片,用盐水拌匀,微炒,可增强滋阴降火之效)。

知母是什么药材

使用注意

  1. 脾胃虚寒者慎用:知母性寒,易伤脾胃阳气,脾胃虚寒、便溏、食欲不振者不宜单用,若需使用,可配伍健脾药如白术、茯苓等。
  2. 不宜久服: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中病即止,或间断服用。
  3.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十八反”禁忌);虚寒证不宜与清热药同用,以免加重虚寒。

知母基本信息表

项目
拉丁学名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
药用部位 干燥根茎
性味 苦、甘,寒
归经 肺、胃、肾经
功效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生津止渴,润肠通肠
主产地 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地(以河北易县“祁知母”为佳)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毛知母)或趁鲜去皮晒干(知母肉)
常用配伍 石膏(清热泻火)、贝母(润肺止咳)、黄柏(滋阴降火)、麦冬(养阴生津)

相关问答FAQs

Q1:知母和贝母都是“母”,功效有何区别?
A:知母与贝母虽名称相似,但来源、性味、功效差异显著,知母为百合科知母的根茎,性苦甘寒,偏于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适用于实热证、阴虚燥热(如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贝母为百合科川贝母或浙贝母的鳞茎,川贝母性微寒,偏于润肺止咳、化痰散结,适用于虚劳咳嗽、肺燥咳嗽、痰中带血(如二冬膏配伍);浙贝母性苦寒,偏于清热化痰、开郁散结,适用于风热咳嗽、瘰疬疮毒、乳痈(如浙贝母枇杷露),简言之,知母“清润”,贝母“化痰止咳”,需辨证选用。

Q2:知母可以长期用于降血糖吗?糖尿病患者服用需注意什么?
A:知母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其活性成分(如多糖、皂苷)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血糖,但不宜作为降糖药长期单独使用,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西药(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的同时,若需配合中药调理,应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知母,并注意:① 辨证属于阴虚燥热型(口干多饮、五心烦热)者适用,脾胃虚寒、易腹泻者慎用;② 定期监测血糖,避免因中西药叠加导致低血糖;③ 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单靠药物无法控制血糖;④ 若服用后出现不适(如腹泻、腹痛),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哪些中草药利水
« 上一篇 前天
哪些药材能养脾胃?日常调理如何选?
下一篇 » 前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